《领导的方与圆》,光看名字,难免会感觉无趣。读管理类的书籍,都是在枯燥中刻板地认识管理各要素,然后各自到实践去理解和揣摩。
然而,这是一本意料之外的管理书籍,与之相遇,却是妙不可言。
《领导的方与圆》作者曾仕强。读过曾教授作品的亲们一定知晓,这一定不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曾教授以他对国学的造诣,将精髓融入管理之中,以他独到的管理思维和有趣而幽默的语言把难管的人和事讲得趣味十足,意味跃然于纸上。读罢,恨不得不得把周遭沉闷的人和事捣直,让上班、工作这件事而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曾教授用十五个章节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式管理的意趣,其中,把外圆内方的理念,用浅白的例子和深刻的道理阐述了领导者在管理中如何以中庸之道臣服人心,成就自己。
各行各业卓越的管理者,无不掌握正向的管理之道。那么,如何才能把方圆的古老的智慧贯通于管理之中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中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有曰:当政者实施仁政。所谓仁政,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干”。
有种古老哲学叫天圆地方,它也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所谓天圆地方,就是与天地和谐共存的理念,动静互补,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天人合一。天圆地方象征着政治上的“外儒内法”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外圆内方”的思想。
晚清名臣曾国藩。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统帅,而且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有深入研究,自幼勤奋好学,在人生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他深谙方圆之道,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他身居要位,于上,俯首是臣,兢兢业业,不居功自傲,永葆谦虚谨慎;于己,他以身作则,居官严明,严于律己;于下,他怀有仁爱之心,知人善用,量才器使,兵将相亲,万人同心;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打造了湘军成就了霸业。他把规矩常记心头,时时恪守并践行。他为官多年,无处不体现出他强大的感召力,成为世人交口称赞的一代名臣。
将“方”与“圆”张弛有度地运用在管理之中,一切的人与事会随之迎刃而解,这是中国智慧。以“方”为骨,正气世间,以“圆”为表,灵活处世。外圆内方,方圆并用,使人际关系和工作变得更有生趣。
敬人者,人恒敬之
敬人,就是尊重他人,应得也。人恒敬之,就是拥有被爱戴,赢得也。尊重,是中国式人性管理模式之一。
管理二字,看起来就让人产生逆反的抵触心理,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
作为管理者,应体现对员工的尊重,让员工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份尊重是每个人应得的。而以怀柔的心态去感召身边的人和事,将会赢得尊重。
冯添是科室带头人,工作能力强,处处身先士卒,为人谦虚谨慎,待人尊重有加。在与他合作过程中,大家都能感受到来自他的关心和帮助。他懂得把“应得尊重”与“赢得赢得”拿捏在位,让同行者感受到应得尊重的同时,他也赢得大家的尊重。他所带的团队连年获得优秀,而他也以绝对的优秀跻身高层,他的光芒照亮身边每一个人。他所带领的团队里,充满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自觉奉献精神,他的部属们无不自觉、自愿为集体发光、发热。
可见,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看也不仰望,不卑不亢;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品行正派的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中正仁和
古人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修己方能安人。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他以“管理好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曾经一起奋斗的联想人的回忆到:他是一个严于律己重情重义的人,原则和底线不能挑战,却也尽力做到仁义。融创孙宏斌的例子,是一个典型,挥泪斩马谡,又解囊助东山再起。少帅杨元庆,治理水平堪忧,柳传志却一直没有动杨元庆,他选择了杨元庆,愿意接受杨元庆自身管理的灰度。
企业家董明珠,巾帼英雄佼佼者之一。她说:管理,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一个领导者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就是一种牺牲,不能考虑个人得失;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承担起责任,为员工营造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感觉有所依靠。
任何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集体的安宁。作为领导,更要以身作则。安人必先修己,不修己则无法安人。把精力放在律己上,而不是律他,用自己的修为去感染你的管理对象,行仁和之道,外圆内方,圆融通达。便能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总之,曾教授所说的方与圆管理是国学经典弥足珍贵的瑰宝之一。通读全书,犹如与古今贤者同行,正向满满。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与解析,让你沿途所俯拾的皆是睿智明澈的经权之道,一本古册精读本,一本颠覆枯燥管理而有趣的管理答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