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非暴力沟通》时,好几处对感受的描述都让我“啧啧称赞”。在我看来,一个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感受,在作者的笔下都可以被拆解地更加精细、细致。这个过程中,我能看到自己之前在表达上的不充分,以及对微小感受不能被拆解的思维误区,同时也能让自己的觉察力更加深入。
作者马歇尔列举了一个他在当心理医生时的例子。他问来访者:“如果你要过得快乐些,我想请你想想,为了改善你的生活,你希望他人做些什么?”来访者说:“我只是希望有人能关心我,这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不是吗?”接着,马歇尔说:“现在我想请你谈谈其他人怎么做才是关心你。”咦,这个表达自己之前好像也有过啊,但至于怎么关心,怎么样做才是关心,却是没有表达出来的。
再比如,马歇尔在书中写到:一对夫妇在非暴力沟通研讨班时发生了争吵。太太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我自己......我希望你给我自由!”他写到,这样的请求还是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当她试图澄清她的请求时,她突然意识到了她想要什么。她说:“不好意思。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咦,相似的表达,自己之前也有过啊。
书中还举例一对父子。父亲对儿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儿责任感”。然而,他的儿子要怎样做才算是有责任感。最后,这位父亲说:“当我说希望他有责任感时,我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听话,不要固执已见。”
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所提请求越抽象,越无法让对方明白。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误区,我以为“关心我”、“给我自由”是全球通用语言,所有人都能明白我要表达的内在含义。但其实,每个人在每个不同场合下说出的“关心我”的实际意思可能不同;“给我自由”也是一样。每个人需要自由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需要关心的方式也不一样。只有精细化自己的感受,说出当下的需求和请求,才能为沟通减少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