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职场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为刚来公司,希望在工作中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遇到困难,一般都会努力凭借自身的力量去解决,不到万不得以,绝不向他人求助。
毕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好多职场文章也都告诉我们:
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因为他们没有义务帮你
是不是听起来很励志、很热血!
但当你真的在工作中去实践这条建议的时候,你会发现问题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我就是不愿意向别人求助
去年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由于之前做的还算勤勉,老板对我印象不错,于是就开始让我尝试写一个活动的招募文案。
我当时只是一个新媒体小编(现在看这个称呼已经烂大街了),怀着对文字工作的极大热忱,我心想认为不就是个文案吗,好说!于是跑去知乎搜集到各种招募文案的模板,经过一些二次加工,揉进去一些自认为不错的段子,第一版文案就出炉了。
谁知道微信端发出去之后,好几天都没人报名。这个结果让我很受挫,我当时觉得一定是自己的文字还不够有趣。于是我又尝试模仿了微博上几个知名段子手的写作风格,熬夜赶出来第二篇文案。
毫无悬念,依旧反响平平。
我崩溃了,正巧这时老板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把情况告诉他之后,他说了一句至今我都记忆犹新的话:
既然是写活动文案,为什么不向活动部门的同事请教啊?
对啊,为什么?别人办了那么多场活动,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他们肯定知道什么样的文字能够打动对方,我完全可以向他们求助。可这个选项似乎在我脑中压根就不存在。
工作中不存在孤立
在招聘广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要求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之前我对这句话不屑一顾,团队合作,谁不会啊。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开始领会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但现代社会追求团队协作,任何一个大一点的项目都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螺丝,更像是严密咬合的齿轮:一个人停下来,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进度被迫放缓
因此,所有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保证项目按照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这个目的,恰恰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反思自己的工作习惯:原来我一直把公司的每个人看作是孤立的个体,就像是机器上的螺丝,每个人负责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Okay,有问题也是自己扛。这么做无疑会降低团队的效率。
理解了上面这一点后,我并没有知足。因为道理虽然很清楚,但他并不能解释我不愿求助的行为。我始终认为是内心的某个误区促使我泛起了这种选择。
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
上面描述了一种常见的情况:领导分配的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硬着头皮撑下去咬牙坚持,即使过程再痛苦,也不愿向外界求助。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向外界求助的脚步,甚至于直接把这个选项从脑中剔除出去。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发现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特点:
相对于事情本身,他们更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如果我向别人求助,别人就可能认为我能力不行。与其让他们瞧不起,不如自己先撑着,真到不行了再说。
现在回头去看当时的想法,简直太幼稚。
其实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进取型人格和表现型人格
表现型的人他们更看重别人眼中的他是什么样的,就像之前的我那样。至于他是否真的是那个样子,反而没那么重要。
但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更看重事情本身,不太会在意别人可能如何看自己,因为在他们看来自身的成长最为重要,这就是进取型人格。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在工作中,进取型人格的成长速度是远远大于表现型人格的。想要让自己在职场初期快速提升能力,就要努力从表现型人格转变为进取型人格。而方法只有一种:从根源上改变自己的认知。
一篇文章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就像之前我写东西总有个毛病,希望能把所有想得到的观点都塞进一篇文章中去。结果可想而知,写出来的东西不仅言之无物,而且条理很不清晰。
现在,我更倾向于在一篇文章里把一个观点尽量说透。因为我发现,想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一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每天看那么多公众号,生活却依旧没有起色的原因。
于是我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结合自己以及身边朋友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一些心理误区,然后总结出来呈现给你。比如之前这篇:《我说这话,你别往心里去啊》。因为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改变了思想也就意味着改变了一生。
文末一句话
公号的名字“一本正经得扯淡”暂时还不打算换,毕竟我又没保证我的观点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