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歌原创作品——
长篇小说《前辈的人生》
第六部 激荡银屏
第五十一章 白云庵会议
1947年的银屏山区,以至原皖江根据地巢无中心区一带的斗争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七师北撤后,国*民*党桂系军阀掌控了巢无地区的军政大权。同时,特务和三青团组织遍布城乡,中统特务组织县有调查室,乡有中心组,保有核心组,三青团县有团部,乡有区队,保有分队,形成了中统特务和三青团交织的一个巨大的反动网络。
这些反动势力对根据地人民进行着疯狂的反攻倒算,监牢政策、杀头政策、自首政策,加上抽丁和重捐重税,使老区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党组织几乎全被破坏,党员一部分被关被杀,一部分叛变自首,另有一部分气节昂正而又未遭敌手的党员则流落他乡,伺机行动。蒋海云、汤先林、沈斌等人,就是这年春节前刚从江南返回,在银屏山婆婆洞秘密组建了巢南游击队。
初建的游击队共有队员14人,蒋海云任队长,汤先林任副队长,沈斌任指导员。在薛世光进山前,队长蒋海云和队员万福民已在战斗中牺牲,现有队员12人,短枪7支、步枪3支、手榴弹若干,活动范围仅在以大沈村为中心的10多个村庄,控制了若干双面的保甲长。
1947年5月中旬,先期南下已回家中的王子轩被薛世光召进山区,随后在银屏山大岭的白云庵召开会议。
薛世光、王子轩、吴东平以及巢南游击队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薛世光作为巢无工委书记主持了这次会议,他首先传达了华东局和曾希圣部长的指示,介绍了我党我军即将转入战略反攻的整体态势,然后分析了巢无地区的斗争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斗争的五项任务:
一是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主动出击敌人,扩大自己武装。
二是建立以银屏山区为中心的根据地,在山区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山外做好两面政*权工作,寻机摧垮中统特务和三青团组织,以便我们立足和发展。
三是发动群众开展抗*丁、抗*捐、抗**税和多种形式的对敌斗争。
四是加强敌军内部工作,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借刀杀敌,并建立可靠的情报网。
五是建立单线联系的组织关系,寻找未自首的党员,加强交通联络站工作。
在自身力量的发展上,薛世光提出了“四依靠、一争取和给出路”的办法。“四依靠”就是依靠苦大仇深的贫雇农,依靠未向敌人自首的党员干部,依靠北上的军人、干部亲属,依靠跑到外地并表现好的党员和干部。“一争取”就是团结抗日时的开明士绅,争取他们站在我们一边。“给出路”是针对自首分子的,薛世光根据曾希圣的指示,提出对这些人要区别对待,未做坏事或愿立功赎罪的,可以接待,让他们表现,给予自新之路。
会议期间,薛世光和王子轩商定,吸收游击队指导员沈斌同志为巢无工委成员。
白云庵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的任务和制定的政策,对于重新开辟巢无地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苦斗中的巢南游击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必胜的斗争信念。
同时,这次会议也标志着薛世光的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已走向成熟,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统率才能。
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的近两年时间,薛世光一直是巢无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巢无地区的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为这个地区最终成为解放大军渡江作战的跳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白云庵会议后,薛世光积极组织力量,向巢南山区各地以及无为的新民、开城、石涧方向发展,使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得到了迅速恢复,游击武装也普遍建立起来,以银屏山区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迈开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