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摸爬滚打两三年了,没有一家公司有归属感,都是一年一换,或者两年一换。
总想找个称心的工作,但是现实不随人愿。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想把近年来的工作做个总结,对自己也有个交代。
一&
重用不等于只用某一个人
翻开历史书籍,我们会发现“受到重用”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都有,也司空见惯了。
我们常说,“学而优则仕”,是指学习了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而为官后,最渴望的就是得到皇帝重用。
但是我们发现基本上80%的皇帝都会重用他所信赖的臣子,但并不是只用一个。这既是帝王道,也是权衡术。
而现在的一些小微企业的实际操作却和它截然相反。
我在上一家公司是做培训的,培训的对象都是成年人,基本上素质都OK。而我的工作就是把他们带出去学习、培训,中途穿插讲解服务,最后再把他们带回来,就像导游一样,只是讲的内容不同而已。
同时还在空闲之余(不带团、不出差)以公司名义参加比赛,搭建课程体系等等,也算做了一些“工作”。
然而今年开工不久,迫于生计,经理就撂挑子走了。大家以为我会加官进爵、升职加薪吗?实不相瞒,这些我连想都没想,我只是一个拿破仑所谓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谁知就一两天时间,我的工作内容就变了不少,进办公室的次数增加了2倍不止,码字量直接飙升10倍,写文案,投标书,项目路演,带团服务……通通朝我砸来,搞得我上厕所摸鱼次数直线下降。
然而到了中旬一看工资条,****元,人间真实。
本来想去提加薪的,但是恰逢公司进入了业务低谷期,没有什么收入,根本喊不上价。
而工作都是需要长期推进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可能叫我拿着和部门其他同事一样的工资,看着他们无忧无虑的摸鱼,而我却在埋头苦干。
干得好吧,老总还无所谓;干得不好,就是我没能力。去提加薪,不纯属扯蛋吗?
记得我进公司不久,老总就让我分管教学这个板块,将课程体系搭建起来并完善;同时还负责公司内部的培训,提高团队素养。
这是在我本职工作上附加的,老总让我先做,好处少不了的。结果中旬一看工资条,****元。我就纳闷儿了,去找老总,老总反而质问都做了哪些工作?这是什么操作?
现在还朝我身上加工作量,要重用也不是这么用啊,整个公司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工作。
再说了与能者多劳对等的不应该是多劳多得?
二&
降本增效不等于降薪裁员
在后疫情时代,许多小微企业基本上都关门大吉了,只有部分还在苦苦支撑,而我们公司就属于苦苦支撑的那一部分。
每次开会老总都会把困难挂在嘴边,什么房租、水电、工资开销一堆,就像在告诉我们,是他在养活我们,现在基本上养不起了,大家自己准备准备,该走的就走吧。
果不其然,公司里最先走掉的就是后勤,而前端则是实行末位淘汰制,业绩不达标的基本上也陆陆续续走了,最后只剩下核心骨干力量。
结果怎么样呢?公司业务持续下滑,入不敷出,开始变得经营困难,剩下老总苦苦支撑。
这是公司大方向上的决策错误,降本增效的核心思想是正确的,只是运用形式错了。
作为初出茅庐的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二五十两钱,我就举一个例子来让大家看看所谓的“降本增效”多么搞笑。
记得有次我出差,提前买了高铁票一百来块钱,老总瞅见了,质问我咋不买火车票?省个20左右?他说反正你早去晚去都是去,怎么非得坐高铁啊?
我瞬间蒙了,然后就改签了。最后还被数落两句,“孩子,一看你就没有当过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结果我坐了三四个小时火车。
原来我的时间不值钱啊?
后来我去财务那里报销,小交通、大交通、餐补、房补都有,老总看见我连坐个公交、地铁都要报销,就调侃我几句,“咋连公交都要报啊,话说你这项目也没有成,干脆自己倒贴得了。”
啊?这?难道出差补贴还得看结果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把我搞郁闷了,员工的钱不是钱吗?
所谓的降本增效难道不是抛弃鸡肋渠道,维护良性渠道;删除劣质客群,发展优质客群与做好核心产品吗?怎么变成砍掉员工生日福利、减少运营成本了呢?
想不明白。
三&
拓展业务不等于全员营销
每次我们开会都有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思考公司业务问题,老总让我们畅所欲言。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全员营销,让我们每个人都去找渠道、找资源宣传公司业务,增加收入。
大家觉得现实吗?从最后的结果反馈来看,显然不现实啊。大家在会上七嘴八舌,出谋划策。会后却是一成不变,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就算制定了执行计划,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做做样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进行全员营销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对公司的归属感不强,老总对员工的忠诚度不够,导致推行起来困难,毫无成效。
第二,没有解决奖励机制与全员营销之间的先后问题。
公司经营困难并不等于我们活不去,就像HR常说的“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那样,我们也是这种想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你做了这件事与不做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你会怎么选择?
第三,如果公司每个人都是做营销的料,那就奇了怪了。我们常说,强扭的瓜不甜,也是这么回事。只要不是心甘情愿,怎么可能会有结果?
所以全员营销在我们公司也就不了了之了。
四&
积极上进不等于被迫压榨
我算是半个工作狂,一旦认真起来,可以不吃不喝,直到事情做完。但是这并不是说就可以随便压榨我啊,毕竟去与留的权利我还是有的。
痕哥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好意思拒绝,老总看我这么积极上进,就想重用我,最后导致我疲惫不堪。
如果,要是我善于拒绝吧,或许会是其他结果。
五&
全面发展不等于什么都做
经过这次经验教训,我以后不能什么活都接,还是要有原则。本职工作干完,可以适当做做,但要把握好度,尤其是在小公司。
说心里话,能不做就不做。一旦接手,你就做好心理准备,它以后基本上就是你的了,甩都甩不掉。
你的能力可以展现,但并不是事事展现,在关键时刻露一手,或许也就够了。
总而言之,我离职既有公司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如果说有什么后悔的话,那就是我后悔没有早点离开,在温水里煮了一两个月青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他们,把我的格局打开了。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