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同事之间最喜欢讨论的三个话题,第一是孩子,第二是老公,第三是婆媳关系。但这些对于已经已婚已育的我来说,都不感兴趣。
对于两性关系,家庭关系我从来都不是很热衷去讨论,对我来说,我得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其他别的角色。
我得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父母的女儿。
尽管我爱我自己的爸妈,也清楚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却不能因为这些爱而放弃我的追求,我的人生。
记得我27岁那年,父母成天催婚逼婚,甚至天天把“看我成家就是临死前的愿望”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来威胁我,一次次跟我说养我长大不容易,要我懂事。
坦白说,面对这样强烈的攻势,我有犹豫过,想过妥协,但我问自己,如果我现在妥协将就,的确可以让父母安心的过十年。但十年后呢,当父母老去,逝去,我的人生却还有几十年,而我要用这妥协的10年孝顺时光去用未来的几十年买单吗?
不,我不能。于是那一年里,我挣扎反抗,争吵不断。但最终也因为我的不妥协,收获了如今幸福的婚姻。所以我想,只有我先做好我自己,才能收获幸福,成为让父母安心的女儿。
我得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他的妻子。
结婚也快四年了,我和老公的感情一直很高,出门还是会像恋爱时的十指相扣,每天也会拥抱,亲吻,表达爱意。
在朋友的眼中,我在家基本上是被老公宠上天,除了工作,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不用干家务,不用面对公婆的为难,甚至养孩子都不需要我操心。朋友总是像我取经,寻求婚姻保鲜的方法,我只想说,做好自己就好。
道理其实很简单,很多人结婚以后,身份变成了妻子,也渐渐把妻子当成自己的主要角色,然后不知不觉为了做一个好妻子去不断妥协,改变。殊不知,这已经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自己,变得不像你了…
他爱我,爱的是我独立的人格,爱的我作为我自己的那个部分。尽管成为妻子是锦上添花的事,但我也记得,首先我得是我自己,他才能在爱我的同时,爱屋及乌,去爱作为妻子的我。
所以,对我的婚姻来说,保鲜的方式只是做好我自己,保留老公爱我的特质。然后去成为妻子,在我们的爱情上做加法。
我得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他的妈妈。
讲真,我真的很不认同爸妈那个年代为了子女奉献一切,然后内心满满牺牲感的观念。尽管我现在已经是3岁孩子的妈妈了,但我依然做不到为他献出一切。
朋友们总说,我不爱讨论孩子,如果我不说,很难想象我也是个有孩子的人。
所以呢,当了妈妈就一定要聊孩子吗?就一定要有妈妈群?一定要天天记录孩子的成长,各种晒娃吗?似乎不这样做,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如果是这样,那我确实不称职。
我不爱聊孩子,没有妈妈群,甚至手机里关于孩子的照片都是奶奶拍好了发到群里我下载保存的。我甚至没有给他冲过几次牛奶,一到他拉粑粑就躲的远远的,他的衣服我好像都没有洗过一件…
但这也不妨碍我爱我的宝宝,我可以努力工作赚钱,尽我的努力给他好的物质生活。也会在他需要的时候陪他玩耍看动画片,所有他感兴趣喜欢的我都乐意陪他去尝试…
当然,我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空间。我没办法接受成天围着孩子转,也不能违背本心去做一个大家眼中称职的妈妈。我总是笑称,我儿子是我充话费送的,以此来降低大家对我妈妈这个身份的期待。
我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休息。我可以为了孩子做出退让,分出时间陪伴,但我不能完全无底线的妥协。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从没想过去做别人眼中的好妈妈,也从没对我儿子说过妈妈的辛苦,要爱妈妈之类的话。
我只想让我儿子明白,虽然你是我的儿子,但你更是你自己,我也是我自己。你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我也有。我可以努力学着做好你的妈妈,但我更希望作为我的那个部分,能成为你的榜样,你的骄傲。
我得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其他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