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终于尝试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教学,短短两三周,我就有了比较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二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但要注意趣味性的引导指导与督促,而且要改变平时的观念和态度。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具有差异不大的特点,一方面生动活泼,可爱天真,富有好奇心求知欲,也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自控力很弱,注意力难以集中,坐不住,常常交头接耳,好打岔。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既有机遇又面临着对称的挑战。以上特点加上因为依赖性比较强,也就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难成,在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显然格外费时费力;同理,若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克服困难帮助孩子们把习惯树立成功,则会事半功倍比较稳固。
所以,我当前的体会是家校合作全员参与,一起来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尤其是一年级孩子,方方面面“零起点”,我们要讲究科学运用智慧“爱孩子”。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示范以身作则,注意家庭生活习惯和平时、周末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及全家总动员,不溺爱不包办不放任不迁就,属于家庭的责任责无旁贷不推诿。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原生态家庭教育氛围习惯教养方式……各有不同,需要大家重视对待。
其次,学校、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学生自治……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创设习惯养成育人环境。我的几个做法有三,权做分享。一是上课前后,面对吵吵闹闹的学生们绝不大喊小叫。老师的喊叫只会让学生认为你无能事倍功半,而是严肃地用眼睛巡视扫射,越是捣乱的越要盯着看,直到班级氛围静下来,否则请不要开始讲课。当然,若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课,专心学习,就要换个亲切的眼神,不要吝啬我们的大拇指;二是上课中间要明察秋毫,随时“整风”才行;三是授课方式内容设计要有吸引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的设计是听说读写环节齐全,时不时地就调动中心点。认真听——听老师、同学讲时都要静,听音频看视频时都要静;大声说——你说的时候,别人看着你都要静,你要让别人都听到;两种读——自己阅读用手指着绘本与文字要准确,出声朗读请出声不打闹;食指写——集体伸出右手食指在空气中诵着笔画笔顺熟能生巧。
其实,都是为了养成习惯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趣味性不枯燥难耐。
再次,家校一起分享几个小事例。比如认真管理绝对不是家长每天都要与老师们合起伙来“高压吓人”,更不是相互“告孩子的状”,而是要方向一致,齐心协力动脑筋让孩子管理时间动静结合自信乐观。比如星级评价、笑脸评价、大拇指和分数鼓励……比如刚开始做作业,可以先追求一下速度。家长老师都一致,切忌边做作业边玩耍,切忌编写边擦遍数过多,切忌静不下心来“战线太长”。就好像,一直在做作业做作业做作业……比如娱乐活动要合理。陪伴孩子要真心实意,打好亲情牌,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条件好的多举行游学研学多多培养学习思考的好习惯,最好是多与同龄人习惯好的伙伴们游戏玩耍有节制。最后,一定要戒手机。
一二年级的孩子、学生年龄小,兴趣与习惯相结合,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善莫大焉,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