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阴,无风,早晨5:14。
美好的一天从内心微笑开始。
内心微笑是一切烦恼的解药。
自省:
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当事情发生时,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请不要慌,也不要纠结。顺势而为,无论是教训也好,对自己做下的错事买单也罢,都是自己该经历的。如果不确定的事情终归要发生。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古语说的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昨天做错了事情,今天反省,想想自己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以后怎样不会让错误再发生,不是逃避错误,而是总结、纠正,接受生活给的一切。
今日更新丨《论语·乡党》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便”也作“辩”,见《论语解释》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精 华 解 读
便便言,唯谨尔:“能说”不等于“会说”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很多滔滔不绝或口若悬河的人,但一到了正式场合就结巴,或者一不小心祸从口出。孔子正好相反,在面对亲戚朋友等非正式场合时,他显得有些木讷;但在工作或正式场合,孔子说话又是思路清晰、谈吐流畅,同时还能做到谨慎。所以,“能说”不等于“会说”。能清楚明确地与他人沟通,并且不能忘记谨言慎行,这真是当代人的必修课。推荐你读《掌控谈话》《即兴演讲》
踧踖如也:恭敬和畏惧是两回事
孔子崇尚“礼”,看见君子临朝,一定表现出毕恭毕敬的样子。但这是否是谄媚,或者说是胆子太小、害怕领导的体现呢?从他走路四平八稳的样子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孔子与季氏等贵族相处的方式得知,他绝对不是个谄媚或者胆小的人。所以,恭敬和畏惧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推荐你读《孔子传》
原 句 译 文
10.1 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和朝廷里,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
10.2 在朝廷里,孔子跟下大夫谈话时显得温和而快乐,跟上大夫谈话时显得正直而恭敬。君主临朝时,他看似恭敬谦卑,有点紧张,但走起路来却又安泰平稳。
感悟:
接受生活中的一切,错了就改。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没必要纠结昨天。从错误中学习,今天做出改变,继续前行。如果命运注定今天死去,那担心有什么用呢?接受现实,从容面对该发生的一切。
感恩:
一、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二、感谢妻儿陪伴之情。
三、感谢现实让我知错。
四、感谢世人教我成长。
五、感谢自己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