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见
莱山实验小学一年级八班张轩铭爸爸
初看毕老师邀请函中的一句话“儿童是成人之父”,我感觉很诧异,于是开始搜索。原来这句话引自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这位女性真的了不起,我也很赞同她的这些观点,作为家长还是应该放下架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最近我给轩铭每天睡前读《给孩子的故宫系列: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这套绘本,这套绘本一共24本(对应24个节气)讲述了主人公骑凤仙人和十个脊兽,还有格格和阿哥在故宫里每个节气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我阅读的目的是让儿子了解(或者强硬的说)每个节气的特征,而孩子似乎更关注的是10个小脊兽的事情,每次当我傻傻的分不清楚这10个脊兽的时候,儿子总能快速的告诉我这是哪个,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这也许正的验证了蒙台梭利的这句话“儿童是成人之父”.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对这句话想的深入一些,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如果能够为每个人都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机会,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当世的天才。只是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失去了成为天才的机会。但孩子们是天才,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要尽力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天才。
我有点生气儿子为什么没有记住每个节气的特征,而其实他却记住了他感兴趣的知识。我们应对每个人心存敬重和合作之心,对孩子们更是心存景仰之情,每个成人都应该怀此景仰之情来对待孩子和他们的世界。就如同蒙台梭利的书中有讲述:孩子是上帝派来纠正人类的错误的。
我们可以随便问身边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的表现出的超乎常人的聪慧,都有零星的记忆。但又有几个父母能帮助孩子保持住他们最初的天分呢?我们不能成天对孩子们指手画脚了,我们应怀着敬畏之心平等的对待孩子。
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你对他大声呵斥时,他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轩铭最近对我说过“爸爸你不能对我吼了,要不然我也会对你吼,跟你学坏”,我真的哑口无言,我的吼叫也许是纠正他的错误,但是我的确应该换个方式了。
孩子的世界是天才的世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之情,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给他们必需的帮助。正如亲子阅读,我们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想象的世界,每个人对这个虚拟的世界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并肩前行,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支持。
教师心语:
我想这篇感悟是因蒙台梭利的那句“儿童是成人之父”引发的思考吧。感谢父亲的身份里,我们借由陪伴孩子成长而愿意停下来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是珍贵的,更是难得的。那么,就趁着这样的一个机会,我想再深入解读下这句话给我的感悟吧。
最初看到这句话是在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这本书里,初看这本书是2018年,女儿一岁半。那会的自己对于养育孩子处于懵懂的混沌状态,莽莽撞撞读了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这本书算是给我带来很大震撼的书中的一本,里面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虽说印象深刻,但并无实证,只是存留于认知中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已。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说话,会行走,甚至能跟我沟通时,我渐渐有了新的领悟。比如,当女儿慢慢学会走路的时候,她会乐此不疲,不知疲倦;女儿坐在水盆里玩水时的那份陶醉;早起,拍着门哭喊着要出门玩耍的那份痴迷……女儿带给我的是一份全新的体验,一种对世界的新鲜的热情与好奇,那份沉浸痴迷,甚至专注让我陷入沉思,原来我的生活是那样的呆板与肤浅。曾几何时,我的生活充斥着疲惫与倦容,而孩子与生俱来的那份生命的活力深深感染着我,也感动着我。那时,我深深懂得了蒙台梭利的那句“儿童是成人之父”。
后来,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她一起到海边玩沙子、爬山……在自然中,我领略到她对于亲近自然的那份可贵的感知力,是她的发现带领我走入每个细节中,一朵小花的形状、一片树叶的脉络,甚至天空中云朵的形状……在绘本中,也是在她要求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朗读中,我们一起发现了更多的细节,那些隐藏在图画里的作者的巧思……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女儿,是不是我的世界就不会如此丰富与多彩呢?我会错过多少呢?所以,陪伴之路,我感谢我的女儿带给我的生命的成长与丰润,那是生命与生命合奏的曲子,唯有愿意彼此倾听时,才会感受到美好与幸福。
去年年末读了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也谈到了这句话,给了我新的启发。当时我记录下了自己的思考:对于这本书,大部分观点与《幸福的勇气》类似,只是视角不同,《幸福的勇气》从教育的角度,而这本书则是从童年角度看待“自立”。其中,两点对我有鲜明的触动。一是“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这与蒙台梭利的“儿童是成人之父”似乎意思相近。但具体与语境又有不同,蒙台梭利所言更多指向儿童对待世界的全息的投入带给成人固有思维与认知的冲击。而这本书语境中,却是另一种解读。书中说: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的感受。如同这位蛤蟆先生,童年体验到的无力与悲伤,后来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恰如仓鹤所言:不是生活被该如此,是我们与生活共谋导演了如此大剧。只是因为童年的我们对此角色驾轻就熟,所以生活里的我们主动选择了此般角色了。
想起黄明雨老师在2020年十一写的那篇“致家长”的文章,也许面对不确定,我们除了选择焦虑,还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大人”。当我们陷入失望、无力,甚至抱怨的情绪时,也许是“童年的自己”,也是“小我”的戏码。但是我们试着以家长的视角面对当下,也许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那么就是走出“儿童”的角色,甚至摆脱“父母”的角色,真诚面对当下,那么就会获得真实的力量。
这是我对于此句话的感悟,也分享给您。谢谢您的分享!
毕老师
202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