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居鲁士大帝——一段由听书引发的求知之旅

“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尤其对那些有历史依据的战争故事特别着迷。

而今天我这趟求知之旅的目标则是来自另一个文明的名人——居鲁士大帝。


其实原本我听的书不是讲居鲁士的,而是一段介绍马其顿王朝、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节目。

但是因为里面多次提到波斯帝国的战败,再结合我的印象里一提到波斯帝国好象很多都是他挨打的桥段,心想——一个GJ不可能光靠挨打就能成为世界大G,至少应该也有其他GJ挨波斯帝国打的历史才对。

于是我关掉听书,开始了这一段求知之旅。

(不过关于这个猜测,我只说中了一半。)


不查不知道,原来波斯帝国的历史又是一段伊朗的光辉历史、伊朗和犹太人也有让人羡慕的蜜月期。(只是再看看当前的伊朗、以色列,让人感叹在历史的剧变面前国家、民族也是那么渺小。)

而在波斯帝国的缔造进程中,居鲁士大帝不仅功勋卓著,其经历也十分励志。

出生于一个偏远的部落,背负令其饱尝颠沛的预言的他,最终经过自己的打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大国。即使死后百年,也仍然为无数历史伟人所尊敬。

很显然,要想创立波斯帝国这样的国家,征伐是少不了的,而他军事上的非凡才能,我想每一位阅读了那段历史的人都有目共睹。

但如果仅仅是征伐,那他也不过是一位骁勇的战士,而他获得的一切也都会随着战败或者波斯的坍塌而灰飞烟灭,绝不可能获得战功之外的尊敬。

那么为何在他死后200年后——

“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

没有人通过破坏他的陵墓,来突显自己对波斯的彻底的征服?


解释只有一个:

和有人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中偏爱光武帝的原因一样,居鲁士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赫赫战功,更有着作为开国君主鲜有的宝贵品质——宽容

他的成就早已超出世界大国开国君主这一头衔,而至于彰显出人类宝贵精神品质的境界!


下面摘录分享的部分,源自网上“居鲁士”词条里第一条中打动我的一部分:

(除了文末花絮,本篇到此结束。为阅读方便摘录分段有增加,详细内容可搜“居鲁士”了解。为避免,不附链。)

这其中就有曾被称为巴比仑之囚的以色列先民,正是居鲁士大帝使他们回到了那块“流着奶和蜜的宝地——迦南”,也正是居鲁士大帝帮助他们重建了耶和华圣殿,重建了犹太教,居鲁士大帝的事迹也因此而载入圣经。

而在他那个时代征服者对待被征服者就是烧杀和掠夺,“没有钱的就要他的妻子,没有妻子的就要他的脑袋”。居鲁士大帝是他那个时代的奇迹。因为他宽容。

历史上一次次征服,无不伴随着哭声,泣声,坍塌声。征服者盛大的喧嚣背后,是一个个人类文明的沉寂。

居鲁士大帝征服了那么多的GJ,那么多的文明,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而毁灭沉寂,反而发扬光大,而那些本已消声匿迹的文明也因此而得以重生,居鲁士大帝的行为已很难再用帝王心术来解释了。

与其说他是一个文明的征服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文明的崇拜者。


花絮:

1、其实第一次看波斯帝国的地图时,我的反应是这个GJ好像也不是很强大嘛。

你看他的边境线,都被地图上的其他颜色给挤得扭来扭去的,说明他的周围还有很多不是他的领土哎。

后来仔细看了看地图又觉得有点尴尬。

原来那些没有涂上和波斯帝国一样颜色的部分并不是我想的别的哪个GJ,而是欧亚非大陆上罗布的海洋,而这些海洋的控制权,还是属于波斯的......


2、原本看完这段波斯、居鲁士的历史后,虽然很高兴但也有点累了,准备今天的打卡摸了算了,但是一句话还是把我叫了起来——生时何须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奥里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