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都是一步步学出来的。
但有些父母就很奇怪,明明自己不会教育孩子,还不知道学习;坚持认为自己教育孩子是完全没问题的,问题是出现在孩子身上。
简单的分析、总结下,三类没做好父母,教育好孩子的类型。
1、还未做好准备就当了父母
对孩子的爱,需要父母首先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新身份,从心理和身体上接纳这个孩子的到来。那些认为自己还是孩子或者因意外而怀孕的妈妈,往往都会遭遇更多麻烦;还有一些妈妈对自己的身材比对孩子更在意,生完孩子后,她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恢复因生产而变得丰腴的身材上了,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2、不懂得如何做父母
父母的心智成熟,与孩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为人父母需要去学习很多专业的教育知识、胎教知识、亲子知识等等。
例如:0~6个月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赖”父母:7~18个月的孩子需要“相对依赖”父母:18个月以后的孩子需要“趋向独立”。而孩子在6~18个月期间,需要专业的母爱,需要母亲对孩子的眼神、声音等作出正确的判断,理解并适应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小的时候,哭是他唯一表达自己的方式,哭就意味着他有需求。所以,孩子一笑,父母应该立刻做出回应。这种即时回应,一方面能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处在一种有人照顾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父母经验丰富,也就能够从与孩子的互动中判断出自己哪些是正确的回应,哪些是错误的回应,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才能学会理解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一个人拥有高学历、高能力就一定会做父母,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为人父母应有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3、不在场的“虚假”父母
没有那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孩子是需要表达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懂那么的知识道理。在他们简单的思维中,父母经常陪着做游戏,做这个、玩那个;那么父母就是爱我的,反之,父母就是不爱我的。以孩子当时候的心智,不会理解父母是因为工作的繁忙,导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
幸福不是父母今天又给孩子买玩具,又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幸福是个心灵概念。在孩子小时候,最幸福的就是每天都有父母陪伴在他的身边。
道理并不深奥,理解起来也没什么困难。可在现实中,父母却常常做不到陪伴孩子。是做父母的不想陪伴孩子吗?
生活并不容易,工作压力大,照顾家庭的时间本来就少。为人父母的自己本身也累,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孩子。心理负担也重,但这些都是为人父母必须要挺下去;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请再坚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