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周前,有一个90后的可爱小姑娘找到我,咨询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她以前在知名的媒体行业做了两年多的记者,后来因为爱好,进入到一家小众创业公司担任内容主编,一年多后,她想除了内容外,更希望从事与企业品牌相关的工作。她问我有没有可能性。
当然是有,而且非常合理。
为什么说合理,因为品牌的架构体系无论是在传统公司还是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可能每家公司架构不同,都是以品牌核心价值观指导统合VI、创意、活动、BD、内容、社群、运营、市场、产品等各部门的工作。从各部门延伸出去就会触达MOT(moment of truth),为用户打造一个良好的customer journey体验。
一旦掌握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就可以从上图所示的任一通道上升到品牌高度。但是要做好品牌这个岗位,需要对品牌管理有系统的认识,还要掌握专业的方法论工具。
目前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比如可口可乐、万宝路、MOTO、派克、劳力士、瑞士军刀等,都是从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此后,西方发展出了一系列与营销、品牌相关的理论:STP—USP—4P(后来发展为4C)—定位,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垫定了西方世界对营销的认可,品牌在营销理论体系中被提及,在定位之父克劳特提出“定位理论”之后20年多的时间里,西方人对于品牌逐渐重视起来。然而品牌在我国自古有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10月,我走到青海甘肃一带,那是古时候的玉门关,有句非常有名的诗: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出故人。走出了那道古城门,就相当于已经出国——到西域了。文成公主就是从这里走去的。古老的城墙砖上刻着一个个“工”字,导游告诉我们,在古时候谁家造的砖就要刻上谁家的姓,将来这砖要是出了问题,就会找到对应的生产商。造这片砖的老板姓“工”,他们把本家姓刻在上面,代表一种责任的承担。这是中国古时候品牌的原型,也是品牌的本心所在,象征着“责任”。不是像现在这个时代责任心变成花式争夺众眼球,或者粗制烂造产品,匆忙推出市场骗粉圈钱。
建议有心学习品牌的小伙伴把上面的西方理论都查一遍。不要对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有“已经被淘汰”了的想法,虽然在时代的变化下它们有发生更迭,如果仔细观察市场,你会发现它们依然在起作用,随着观察的深入,你会渐渐领会到大师们文字背后的真实主张。
我的品牌老师Kris讲过一句话,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功能并不等于每一个局部功能的总和。西北大学营销学教授库舒尔茨提出了IMC(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帮助企业对用户“用一个声音发声”,西方给予这套理论高度评论,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每个品牌人都很清楚,我们要让企业对用户的视觉、听觉、使用、传播信息等完全一致的统合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它的难度在于品牌核心价值主张是否被企业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认可并使用起来。所以一个具备品牌意识的企业应该要成立品牌管理委员会,其人员来自不同部门,同时对企业所表达的品牌主张有清晰一致的认知。品牌部的负责人需要成为建立这个部门的推手,这样才会让你的工作疏漏最少,效果最大化。
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总曾在一次品牌课上说,每个员工就是品牌,每个用户就是粉丝。所以品牌人的目标是要把每个同事对品牌的认知提升到和你一样的高度。
从技术层面讲,品牌人需要掌握结构化思维和根部方法论。结构化思维方式类似科学家提出理论的思考路径,界定问题和目标,以假设为先导,用麦肯锡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法则,明确关键因素,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后确定行动方案。
根部方法论的基本模型来源于我的品牌老师Kris提出的品牌五力模型,在五力的每个部分都有对应需要掌握的方法论&工具,最后完成整个理论体系的搭建。在以后的文章会将详述操作方法。
以后的文章中,还会陆续介绍品牌思维、品牌定位、创业公司的品牌操作方法、品牌案例分析等。
作者介绍:妙莲,十二年市场/PR/品牌工作经验,曾在4A公司任职,服务于众多知名品牌,创业公司两年余。简书帐号:lotusm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