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定价误区,你在犯吗?

大家好,欢迎准时收看今日分享,我是你们的老朋友Fy。

机构在定价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面向客户以及自身定位来决定价格,但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入一些误区,今天我就跟大家3个你在犯的3个定价误区。

第一个,高价买不起

所谓的高价买不起,一般是我们分析周边竞品机构之后得出的一个定价策略,但是它一定正确吗?

从顾客角度来看,如果高价,可以突出我们的品牌认同感,什么是品牌认同感呢?就是说一门英语课,周边机构都卖一期800块钱,而A机构一期卖1200块钱,结果是什么呢?

可能会有家长嫌贵不购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买,如果1200块的定价突出了课程的特色价值,孩子学了确实有效果,家长就不会在意400块的差价。

同时,定价有差别,也会给家长留下一个A机构课程本身的定价就高、产品质量更有保障的印象。

第二个,价格等同于心理预期

机构运营定位的问题,如果定位在中高端,那面对的就是中高端产品,那我们的价格定得高也是合理的。就像去美国留学,因为美国本身消费高,所以留学费用高于国内知名高校,也是正常的。有能力消费的人群自然会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选择培训机构也是一样,如果消费能力允许,家长对机构的心理预期,除了教学产品,还有自身消费的获得感,比如满足虚荣心、满足自己身价的形象。那家长就不在乎多花个三百五百的。

第三个,薄利多销

超市哪个抽纸降价很多,只要家里需要,人们往往就随手拿一提,就算当时用不着,备货也觉得划算,这就是薄利多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基于此,很多结构在定价时,也采用这个策略,但真是这样吗?我觉得薄利多销存在一定误区,为什么我这么认为呢?说2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薄利多销中的“薄利”从哪里来?

利润是从机构的营销形式上来说的,有的是线上,有的是线下,有的靠口碑,有的靠固定渠道购买相关信息。

无论哪种形式,获取信息源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线上运营,获取一条家长信息可能是100元;线下运营,比如地推,获取一条家长信息可能需要10元;口碑运营呢,可能也就花费5元钱。

所以,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成交学员所花费的市场成本就不一样,利润也就不同。

其次,原材料也是不同的。教学产品就是教学内容和技法的问题,这些成本本身都是无形的,我们很难去衡量,同时人才成本也是成单中的一个固定成本。所以,薄利对机构带来的利润高与低,我们不好确定。

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这些成本因素,她都看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放低利润,家长就一定会购买吗?对于老学员,课程价格从1000降到800,是有吸引力,但对于新学员,我们是不确定的。

所以说,机构产品定价,不要迷信一些定价策略,要根据机构定位、产品层次、面向的家长人群具体分析如何定价。一旦迷信,我们就容易陷入定价误区,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你在定价时,是否也走入了一些传统策略误区,希望我分享的对你有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成本定价逻辑混乱的原因 老外卖柿子的故事 商品成本定价,商品价格=成本+利润(10%.20%或30%)÷销量...
    容悦_沐阅读 4,671评论 0 1
  • 一、定价的误区 在定价方面,企业的主导思想是一味地满足客户对物美价廉的追求,实现薄利多销。很明显,这是一个小农经济...
    莫颜云月阅读 5,926评论 0 1
  • 市场营销第三讲的主题是定价工具与技术,核心内容是关于定价的八个技巧。 一、定价的重要性 在美国曾经做过一项针对各个...
    天悦刘洋阅读 7,417评论 0 10
  • 今天碰到了一个以前的老同事,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一个很自我、从不在乎别人指指点点、特别大气的人,和这样一个大大...
    精进的医生阅读 3,596评论 0 2
  • 走路这件事,依然是不能看别人步数的。每天有个目标,在合理范围内走的舒服通透,就是健康的开始。 一个人的一天,能做到...
    季眉阅读 1,5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