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为公司的人事去参加现场招聘会。场内场外,有不少招聘方积极主动地看见来人就问是不是来找工作的。我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可以门槛都没有,只要是个人就行。真好比战时抓丁,是个男的就行。以我的阅历,也只有销售这个答案了。不需要专业,不需要经验,只要肯说,肯干,铁棒磨成针。企业的雇佣成本低,底薪少得不够生活支出,说得天花乱缀的都是业绩抽成有多高;付出的培训成本低,招来的人好比流水线上产品,要换要走轻轻松松。
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环顾场内,招聘方坐无虚席,求职方稀稀落落。或许天热,或许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对轻松的网络求职,人气不高的现场,让人感叹相比十年前,现在是买方市场了。是不是几十年的生育国策也是有效的,年青的劳动力减少颇多?是不是相对富起来的中国家庭,也让孩子们可以有资本慢慢挑选?
这个时期大部分是毕业生找工作。老板需要的是稳定,总觉得毕业生都没定性,干不了多久,太耗费培训成本,所以基本上没有满意的。而前来面试的毕业生,也基本上都是要转专业,或是想尝试,或是来碰运气,或是来了解岗位情况,给人的感觉也象无头苍蝇,不了解自己不了解所面试的工作内容。和当初的自己多么相似。
年纪渐长,越来越觉得职业选择不是表面所看上去的好工作坏工作;面对选择时,考验到的东西其时相当有深度。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点?是否了解自己的目标?是否了解所选职业的优缺点,发展的潜力?团队工作模式是怎样的?这些不是等到毕业时再来想,就能想清楚的。高手一招定天下,也得靠扎实的基本功啊。平常自己做了多少事,做了哪些事,看了多少书,看了哪些书,思考了多少,总结了多少,都是基本功,也是最终的考试题。
以人为鉴,我的基本功,继续修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