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一篇文章,
说一家公司搞一次团建后,
两名新员工第二天就提离职了,
直言对公司的团建方式受不了。
老板搞团建的目的,
是想增加团队凝聚力,
提升员工工作动力,
带动大家往前冲冲冲!
据了解,现在不少公司团建的方式,
最多的就是吃饭、喝酒、K歌、爬山、打球
如果接受一轮调查,
有多少员工真心喜欢团建的?
第一、侵占自由时间
时间就是命
——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单身的,
还是有家庭的,都是一样的。
而团建一般都是选在周末,
或是下班后,反正是休息时间。
单身的,有这点时间,
情愿用来学习、或是刷剧,
或是去健身、锻炼;
而有家庭的,为数不多的自由时间,
只想更多地用来陪伴家人,
或是提升自己。
第二、劝酒话、客套话让人心累
饭桌上的话,能信的有几分?
酒后说的话,可当真的又有几句?
当然,不排除有些老板喜欢借饭桌之便,指点(批评)你几句,让他觉得氛围不那么严肃尴尬。而至于你,怎么觉得,你可以细品,也可以忽略。
第三、这种团建真的有效果吗?
吃吃喝喝,再KK歌
这样的团建方式,
真的有效吗?无从考证。
就像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
有一种团建,叫做老板觉得要团建。
团建之后,业绩真的提升了吗?
工作效率提高了吗?
团队更融洽了、更有凝聚力了吗?
这些,到处是问号。
不少人,一提到团建 ,就会莫名的烦。
当然 ,也不排除,一提到团建,就特别兴奋的。
真正对工作有热情的人,
完全不需要团建来完成某种刺激,
他们自我驱动;
而将工作当任务完成的,
团建也提升不了他的动力。
加薪、休息、或发加班费,
可能才是他们的核心需求。
大部分的团建,只有形式的外衣,
并没有触及实质。
大体也难以形成正向刺激。
无论是酒桌上的豪言壮语,
还是KTV里的纵情高歌,
或是球场上的你争我夺,
团队,是要有氛围,
但不是一时的“虚假繁荣”
而是,在合作每一个项目,
解决每一个问题,
提出每一个建议时,
大家对工作的热忱、合作、与精益求精!
甚至可以是,
作为一个管理者,或是领导,
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技巧,
你的为人处事,
是否既让员工觉得舒适,
又让员工有学到东西?
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
希望通过实打实的操练,
获得自己技能、思维、认知上的提升,
从而实现个人成长。
团建真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吗?
当然,如果说个人成长里面,
也包括了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接纳或参与,
那么团建,你就当是一场社会主义式的和谐了。
无法忍受,就想办法,做自己的老板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