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半导体、芯片,到计算机、互联网,再到现在火热的自动驾驶和生物科技,美国硅谷每一次都能站在浪潮之巅。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堪称改变世界的技术,主要诞生在硅谷。硅谷究竟基于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奇迹?了解这些又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启发?
信息时代之前,最尖端的产业是工业,工业时代抱持的科学观念是牛顿的机械思维,诞生在该背景下的是机械式的管理理论。管理学的开山鼻祖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强调分工与效率,把复杂的工作分成了若干部分,把每个分工的效率最大化。机械式的管理思维无法适应当下的发展,硅谷的一切建立在全新的理论基础上。
01 当垂直化管理遇到“信息论”
香农第二定律认为,信息传递的速率受制于带宽。由此可知,公司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中沟通的带宽。管理层级较多的公司,执行力往往较差,而扁平化管理把树状结构变成了网状结构,恰恰增加了沟通的带宽。在这种结构下,公司不同组织之间产生了更多信息传输通道,沟通变得更加畅通。扁平化管理的本质不是单纯减少管理层级,而是一种契约精神。也就是说,员工要对公司负责,履行对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公司则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空间。在工作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常常采用商量而非命令方式。
02 当错误与随机遇到“控制论”
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必然会做出反应,而这个反应会影响系统本身。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就要把系统对刺激的反应反馈到系统里,让系统产生自我调节的机制。也就是说,系统要不断对外界的刺激进行反应,不断做出调整。比如,只有通过上线产品,并在反馈后进行修改、不断循环,才能迭代出完善的产品。在控制论中,随机性无处不在,人能否创业成功主要取决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适应和调整,尝试过失败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因此,包容失败成为了硅谷最著名的文化之一,也成为了硅谷不断创新的基石。著名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贝托谢姆说:我们在创造新产品时,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并不正确,但是我们会很快改正。在他看来,一个初创公司必须是一个学习机器。正因为硅谷鼓励快速试错,才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公司。
03 当忠诚与纷杂遇到“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有生命的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封闭系统会出现熵增现象,变得越来越混乱。如果把一家公司或者一个组织看成一个系统,它就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与周围的资源进行信息交换,以保证其稳定。
硅谷之所以叫硅谷,是因为这里开创了整个半导体产业。肖克利创立的半导体公司是最早经营半导体的公司,但由于个人原因,团队中的8个人先后离开。他们自立门户后,一起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又都陆续离开了仙童。仙童公司先后分化出92家公司,其中有30多家上市,总市值达到21000亿美元。今天的英特尔公司就由这8个人中的诺伊斯和摩尔创立。在硅谷,公司互相挖人、员工跳槽、自立门户等现象非常普遍,当地政府甚至鼓励跳槽,鼓励员工背叛公司。可以说,叛逆精神是硅谷开创之初就已形成的价值观。叛逆的文化基因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让硅谷地区的人才流动极其顺畅,保证了系统的开放,同时提高了创新效率。
硅谷地区的人口经历了四次殖民和移民才逐渐增加。在这里,亚洲人占比三分之一,苹果总部的所在地库帕蒂诺市的亚裔占比三分之二;白人中多数都是从东欧、法国、德国移民而来;此外还有大量的拉美裔和非洲裔。特殊的人口结构成为了硅谷多元化的根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硅谷属于全世界。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硅谷形成了全球化视角。硅谷的很多公司都是在创业初期就进入国际市场,并在极短时间内成为跨国企业。
04 当权威与平庸遇到情怀
凯文·凯利认为,硅谷有三类人,分别是梦想家、企业家和投资人。比如,谷歌公司的其中一位创始人布林总是基于事情是否有革命性突破以及是否可以对世界做出贡献来考虑和行动。他拥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包括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谷歌wifi气球等。
硅谷有60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再加上其他奖项,仅仅是顶级科学家就有100多位。然而,在权威遍地的硅谷,大家却从不论资排辈,不看重结论来自于何人。在这里,结论论证过程的合理性重于一切。大家相信,只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即便不是专业出身,也能在各个行业做出成绩。因此,所有人都具有“跨界”特质,硅谷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公司。埃隆·马斯克最初学习物理,但他创办的第一家公司x.com是一家在线支付公司;今天最大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的创始人之一科恩,本科时主攻音乐,至今他还在一个专业乐队中演出。
硅谷地区的办公和生活成本极高,三流人才根本无法生存。久而久之,硅谷就只剩下一流人才。高昂的成本不仅淘汰了平庸的人,还淘汰了平庸的公司。硅谷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分配,长期占据中心地位但无法盈利的公司只能让位给发展最快的公司。这种分配机制总为硅谷注入新鲜血液,所以直到今天,硅谷还是全世界前沿公司的聚集地。
05 开启人生密码
硅谷的辉煌证明,想要成就伟大的公司,要有理想主义,有改变世界的情怀。在此基础上,扁平管理、包容失败、多元发展、鼓励叛逆、拒绝平庸、直面权威,这一切都使硅谷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卓越,实现了硅谷的长盛不衰。
从中,我们不难梳理出人生的终极密码:
①天赋与热情
正如硅谷的梦想家,拥有改变世界的热情是一切成就的基石。然而,热情唯有依托于天赋,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②成长与韧性
正如硅谷能够以包容失败作为最重要的文化之一,我们需要摒弃固定思维,运用成长型眼光看待一切错误、挫折、失败与困境,成为一个足够坚韧的人。vuca时代、后疫情时代,拥抱混乱、拥抱不确定性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思维方式。无论命运将我们抛在任何地方,立即展开行动,做力所能及之事,是唯一可以使“窘境”变“坦途”的方式。拥抱挫折、失败,在一次次试炼中突破自我局限,铸就更加强大的自我。
③沟通与协作
正如硅谷的扁平化管理,我们必须对自己、对家人、对知己、对同事负责。无论扮演哪一种角色,我们其实都是为“对象”服务。用“客户思维”进行思考,将服务的对象当作客户,就能够增加沟通带宽,加速信息的传递。解决自己的问题,往往需要从解决别人的问题入手。
④独立与包容
正如硅谷鼓励叛逆、拒绝平庸、不迷信权威,我们需要形成自己的主张,并积极理解他人的主张。作为个人,构建多元思维模型,可以有效避免盲从;作为团队,刻意安排干扰选项和反对声音,可以减轻“从众压力”,激发更多创意。生命有限且独一无二,不应被他人的思想和观点过度影响,无视自己内心的声音。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知识的诅咒”。人一旦了解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情形。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时,因为信息不对称,很难使对方完全理解。同样,以自我经历揣度他人情境,势必出现扭曲、误解。尊重他人的观点,才能理解大千世界的芸芸不同。
⑤蓬勃与闪耀
正如硅谷的多元文化与全球视角,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以多维视角、全局意识平衡人生的各项指标。学术界的大量研究表明,婚姻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有意义感的生活、更强的快乐感、更好的心理健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为婚姻投入时间精力,是回报率极高的事情。此外,工作、教育、宗教活动也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盘点自己在每个维度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为生活设定更多元化的目标。提升快乐感和满足感,提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找到清晰的人生意义和目标,修炼自己的性格和品德,建立高质量、广义的亲密关系,就能够调整自己的“蓬勃生长”状态。
积极率与蓬勃发展之间关联紧密。无论我们作为个体,还是处于一种关系,都应该给予积极率更多的关注。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积极情绪档案袋”,把每一次令自己产生积极情绪的事物、经历等装进档案袋,当被消极情绪影响时,就打开档案袋重新审视其中的一切,提醒自己生活的美好。这种深层次的自我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哪些人、事或物真正触动了我们,带给我们安全、轻松、喜悦、感激与爱,由此再次给我们注入活力,帮助我们焕发生机。越积极,越闪耀。
我们从未单纯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就是人生最深邃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