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中国考古学界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在郭店一号楚墓发掘出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的有730枚,共10000多个字。其中有一个字引起了专家的浓厚兴趣。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身”,下面是“心”。经过专家辩识,这个字就是“仁”字。
“身”加“心”就是仁。这是什么意思?身代表外在的行为,心代表内在的认知,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认知相一致,就是仁。我想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作“两截”。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知行合一毕竟是到明朝的王阳明才发展成熟的,仅凭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仁”字的写法,当然不能断定它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如果换个理解,也许差不离。就是言行与心里的想法一致,如果你行仁的时候,你的行为与内心的想法不一致,你的身心是分裂的。身与心分裂,当然带不来心理的和谐。
《论语·述而》篇记载: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我们老师会听从卫君的召唤,出仕做官吗?”子贡说:“我去问问。”子贡非常聪明,并没有直接以此问题向孔子发问,而是请教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两个有怨言吗?”孔子回答:“求仁得仁又何怨。”子贡出来,告诉冉有,“我们老师不会为卫君出仕做官啊!”
当时的卫国,政治形势非常微妙,卫灵公死后,他的孙子卫辄继位。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因为得罪了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在此之前逃到了晋国。卫灵公死后,他赶回来继位,不曾想自己的儿子抢先当了国君,就在卫、晋两国的边境停留下来,对国君之位虎视眈眈。孔子有一些弟子在卫国做官,卫辄也有意请孔子出山,孔子的学生也想知道老师的态度,子贡比较聪明,通过向孔子询问如何评价伯夷、叔齐,从而知道了孔子的态度。
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他们二人是孤竹国国君之子,辞掉继承君位的机会投奔周文王,周文王待他们还不错。周文王逝世后,周武王率兵伐纣,二人拉住武王的马,苦苦相劝,左右想杀了他俩,武王说,这是义人。放过了他们。商朝被灭之后,二人不接受周朝的职务,跑到了首阳山下自己挖野菜吃。他们心里有怨恨吗?孔子给了一个评价:“求仁得仁又何怨?”他们追求的是气节,又得到了气节,有什么可抱怨的。
子贡由此知道孔子不会出仕。孔子欣赏伯夷、叔齐的气节,他本人亦是如此,宁愿失去做官的机会也不能放弃原则。
把“仁”本身当作目的,身心才可和谐。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飘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自己也是如此,“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仕作官没机会践行仁道,那就算了,出仕做了官又不能践行仁道,为了禄位勉强呆在位置上,搞得身心撕裂,没必要。不如在家种种菜,下下棋,生活清苦一点也就算了。这才是真正的身心和谐之境。
孔子曾经说:“仁者安仁。”仁者宽宏博大,安静沉稳,以行仁为己任,在行仁的过程当中,不管个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成功了还是没有成功,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你能不能顺从本心,去做你该做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第四》)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会去追求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是不会去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一定依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秉持仁德去办事。”
这段话可谓掷地有声,很好的说明了仁者安仁的境界。孔子的弟子曾参,参透了仁的道理,也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恢弘的气度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直到死的那一刻才停止,难道还不遥远吗?"
曾子的这段话把仁者安仁的境界和神韵表达得非常到位。
谈到仁者安仁的境界,一定要谈到孔子的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是无神论者,因为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而且还说过“不知生,焉知死。”
这种看法有问题。首先看第一个,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你要努力从事百姓喜欢的事,尊敬鬼神但不能烦劳他们,这就是智慧了。
中国的鬼神都是人变的,哪个圣人照顾了百姓,死后就封神了。所以,孔子告诉樊迟,什么是智慧,就是努力干百姓喜欢的事,这样作的时候鬼神也一定喜欢,你就不要麻烦他老人家亲自来干了,他都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了。
“不知生,焉知死。”更好理解了,你先把活着的时候的使命给尽了,任务给干完了,你再来考虑死的意义的问题。因为人死了变成鬼神,还是要照顾百姓,照顾后人,生死一贯,别想那么多。
孔子的最高信仰是天,每到关键或者困难的时候就诉诸于天。比如,他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他就指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如果我做了什么不合规矩的事,就让天厌弃我吧。颜回早死,他非常悲痛,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老天啊,你为什么抛弃我啊,抛弃我啊。
孔子在匡地被围,他一点都不着急。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在宋国被宋国司马桓魋追杀,弟子们劝他快跑,他说: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老天把传承文化的使命给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论语》的最后一章,孔子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这个命,不是别的命,是天命,是天的命令。
对于儒家来说,天是有德的,当我行仁由义的时候,实际上我是在履行天命,我就与天在一块,我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安定的力量。
《诗经》怎么说?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意思是: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
这是儒家所说仁者安仁、身心合一的最根本的力量的源泉。因为他们认为,当他们行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承担天命。
孔子的天命观是对周代文化的一种突破。在周朝,天是天子的专利,只有天子才有天命,才能履行天命,一般的贵族不能直接与天发生关系。但孔子的伟大贡献,就把天拉到了一般贵族身上,一般平民身上,我们活着都可以履行天命,我活着是有意义的,因为我承担着天命。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每当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甘愿牺牲背后的最终的支撑力量。当然,这个天意、天命,最终转化为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利益。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宗教观,理解了他对天的信仰,才能理解“求仁得仁又何怨”,“仁者安仁”、身心一如的最终力量所在。
欢迎订阅连载作品:《论语》问道:http://www.jianshu.com/nb/1366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