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还在梦里,老爹来电,说看着我妈妈走路歪歪扭扭,想来县医院看看,担心他们没有智能机,医院不让进。
睡意全消!这症状听着都吓人,赶紧说开车回去接,老爹不让,说他们开电车,已经走到千亩湖了。
赶紧起床,提前赶到医院,电车,电车电又不多了,咋办,借同事的?刚起床一会儿的男人一听,说上午他们又开会,又说要不咱先去?于是,男人开车,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县医院,扫码,问门卫工作人员情况,某位大爷说,你们一块儿进去,你扫个码代表一下都中。好。
一会儿功夫,电三轮驮着爹娘就到了,赶紧过去扶住妈妈,顺利进去,男人要开会,就离开了。咦?咋没有白大褂啊,导医台,没有,收费处,没有,各门诊,没有,这才一想,哦,七点半,医生还没上班。但是收费处,门诊处,放射科,已经是人影攒动,收费处排起了队,放射科前的排椅上,坐着的都是老年人。搀扶妈妈坐下,老爹赶紧排到收费处了。
等待的总是觉得漫长,不知过了多久,四处有白大褂的身影了,站着也没事,问问导医台去,看待会儿挂什么科,年轻的白大褂听我说了症状,问什么时候发现的,问多大年龄了,问能走吗,就说进急诊,赶紧去,脸就转向别处,很快被好多脑袋淹没了。
给排队的老爹一说,老爹不同意,说一进急诊就太麻烦了,先在门诊上看吧。咋办,听谁的,我没了主意。想起手机上还有个拐了十八弯的“熟人”小红,咨询一下?好,微信发过去,不久,居然回了,说让我去住院部找某某医生,她所说的某某医生也是十八竿子kuo不住的“亲戚”,远到我实在不好意思给她联系。小红就说她先打个电话问问。这时,老爹缴费完毕,门诊上领了号,叫我们来这边,准备排队见医生。
手机响了,热情的小红说她联系过了,让我现在就去住院部找那个“亲戚”。咋办,是进这个门诊还是去住院部找“亲戚”?犹豫了一下,本着赖好认识总是可靠一些的心理放弃即将排到的号,一行三人,匆匆忙忙赶赴住院部。
还算顺利,按照小红的指点,很快找到了“亲戚”。“亲戚”好忙啊,一会儿电话,一会儿交代人,一会儿点电脑键盘,一会儿又干啥,反正总是跑来跑去的,一番问诊,就换了几个地方,分了几次。又过一会儿,走过来说让住院,住院和门诊的区别是住院检查更详细,更全面什么什么。
这,导医台让急诊,住院部让住院,我更不知道听谁的了,关键时候,还是老爹拿主意:先做检查吧。“亲戚”就在电脑上开单,指导我们先去磁共振处排上号,然后上楼化验血,等化验完血再等着做磁共振,不耽误事儿。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门诊处,楼梯上,收费处,大厅里,各排椅上,到处都是人,像从哪里突然冒出来起的。兵分三路:妈妈坐排椅上看热闹,我赶紧加入排号大军,老爹上楼去化验处排队。
唉,咋嫩多人,排号处的医生手眼不停,队伍还是好久不见动弹一下,这种情况下,病人以及家属就像地里大忙的孩子,不敢哭不敢闹,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生怕大人火气上来,忙里偷闲给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