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态转变
职场不是学校,领导不是老师
去实习前,一位热心的HR姐姐给了我三条建议:多看、多听、多想。我在心里默默加了一条“多问”,后来发现“多问”不适用于新人。我实习中间问过很多自我感觉有难度,但在别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的问题。虽然说同事还是帮忙解决,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解决了表面的问题,掩盖了背后知识的漏洞,也耽误了同事的工作时间。
公司一般不会把很难的问题交给新人,换句话说,执行层面的问题居多。一方面是需要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也是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开始。这一阶段的问题往往是最简单的,遇到的坑也尽是前人的脚印。网络上资源丰富,搜索一下不是难事。遇到一个问题,尽可能的多看一些相关内容,建立起知识体系。
如果网络上的资源不能解决现有的难题,我建议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再去问专业的人。能从网络上搜到的问题不要轻易的去“请教”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要保证你提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另外,同事不是老师,不能给你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更多的要靠自己去学习,去体会。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后,跟上司做一下复盘也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
我开始实习时,很多软件使用的都不熟练,而工作却要这些软件作为支撑,所以不得不加班加点。花了六七个小时查资料看视频,再用一个小时做出来交互稿,虽然还有瑕疵,但是自己安慰自己,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不错啦。第二天领导看了我的交互稿,从配色到逻辑问得我哑口无言。我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软件上面,只投入了少量的时间在工作内容上,这样本末倒置,工作自然是难以做好。
大学生普遍有满分的考卷拿60分即可的思想,这放在工作中是完全不适用的。新人在工作中做到80分都很难,如果这时候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只会越做越差, 无法锻炼自己。长此以往,公司也不敢交给你更有挑战性的内容,自己也对工作的热情消耗殆尽,最终免不了辞职或被迫辞职的结局。赵昂老师曾说,精进不是以完美为目标的,而是以更好来要求自己。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拥抱每一次的挑战,如同游戏里的打怪升级之路,我相信最强的boss前面会站着最强的你。
二、细节处理
请以结果为导向,莫用努力去标榜
在实习中,我接到的一个任务是要写一份互联网O2O二手车市场的MRD(市场需求文档),要在五天的时间内完成一份文档和一份PPT。因为是第一次写,上司要求我每天下班前跟他汇报一下进度,再一块把当天写的内容过一遍。市场需求文档需要很多数据作为支撑,第一天我查了很多资料,七拼八凑的放到了一起,打算后面几天再加工润色。第一天下班前,上司看了一眼我的“草稿”,要我先不要管内容,把框架和格式先做好。由于之前对格式的疏忽,耽误了不少时间,只是改格式就改了3稿。我为了省时间,想到哪写到哪,结果发现框架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内容之间有交叉的地方,也有不少遗漏的点。这都是不注意细节惹的祸。
当任务之后,再回头来看。文档排版很清楚,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一目了然;内容完整充实,从数据到分析到未来可能的市场预测,层层递进;用词准确,尽量减少口语化的用词。PPT注意颜色和字体,不出现三种以上的颜色,并且向公司元素颜色靠拢;字体参考常见的设计式样,考虑要用到汇报中,不能太花哨也不至于太平庸。
拿最后的成品和第一天的“草稿”对比,我才知道这两个差距有多大。想要先说服别人,必须要先说服自己。试想,如果文档没有排版,全篇都用宋体五号字,读下来如同读报纸,让人抓不到重点,哪怕是我自己写的报告,我也不愿意读第二遍。更何况,给领导看的成果,哪怕是阶段性的,也要注意呈现的样式。把付出的时间和结果挂钩,有时小小的改变,就可以事半功倍。
三、人际交往
我心柔软,亦有力量
作为产品经理助理,需要与开发、设计、运营、测试团队打交道,各团队关注的点不尽相同。产品负责把需求转换为合适的功能点;开发关注技术上如何实现,该用多久完成;设计要看界面是否友好,色彩是否贴近主题;运营思考产品如何更好的推广;测试更关心测试用例和极限情况。无论是思维风暴还是需求评审,讨论到最激烈的时候,专业思维往往会先入为主的占据上风,以此来“说服”别人。最怕每个人都抱有上帝视角,认为自己才是核心的角色,互不相让,讨论陷入僵局。这时需要提醒所有人回到最初的地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拿数据说话,以理服人,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当然,以理服人,前提是你要懂“理”。最开始,我用同一套说辞跟各个团队沟通,结果被说缺乏推敲,不靠谱,团队成员不认可我的方案,尤其是开发人员提到的一些专业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后来,我不断看书补充各方面知识,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概念,及时记下来,沟通也渐渐变的简单。跟专业的人说专业的话,绝对不是见风使舵,而是在了解一些知识的基础上,以一种让人能接纳的方式去探讨具体的问题。毕竟谁都不喜欢对牛弹琴。
最后说到常见的性别问题,当下性别似乎成为了女生找工作绕不过去的心理障碍。我在男多女少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并没有感受到女生的身份带给我工作难度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在我看来,不管是女工程师还是女设计师还是其他的职位,我们先是做这个工作的人,其次才要讨论性别。女生的身份绝对不是为了标志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为了说明我们更懂生活。所以没必要做一个无坚不摧雷厉风行的女汉子,给团队的绅士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工作之余做一下团队的鼓励师,这也是女生对团队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