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国平曾在《不想长大》一文中说道:
“孩子的心灵远比我们所认为的细腻得多,敏锐得多,我们千万不要低估。”
教育家也曾指出: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父母和孩子相处的各种细节,其中父母说话的语气对孩子非常重要。
父母的语言里,隐藏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我们所说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将“住”进孩子的大脑里,化成他心灵花园里的精神土壤。
而我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情感,更会一点一滴渗透进孩子的心智乃至气质里,对其智商情商、人格修养等,都起到无法衡量的深远作用。
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认为:
人类的沟通行为包含社会和心理两个层面。口头语言传达社会层面的信息,语气、姿势等暗示心理层面的信息。
两方面的信息不一致时,接受信息的人会感受到不愉快。
作为父母,如果在我们说话时,多多留意自己的语气,做到以下几点,跟孩子之间的沟通,相信会变得更融洽、有效。
首先,我们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赶在气头上跟孩子说话。
带着情绪跟孩子沟通,只会误伤孩子的心灵,就算是孩子犯了再大的错,我们也先得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性对待。
其次,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
尽量避免用严厉、粗暴的声调跟孩子说话。
第三,我们要多用赞许的、信任的和商量的口吻来跟孩子对话。
这样的口吻,能让孩子感到他是被我们尊重着、信任着、接纳着的,父母是在和他平等交流着的,孩子也就自然会更容易接受、认同爸妈的建议和教导。
作家龙应台说:“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愿我们都懂得如何说话,用温润的声音、爱的语调,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