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农业部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肄业博士研究生魏景亮,实名举报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一事进行通报:经查,该中心在机构资质复评审准备工作期间,在材料准备、档案整理、人员聘用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农业部已决定暂停该中心工作。(中国新闻网9月22日)
魏景亮的实名举报一出炉,即引起了社会哗然,这一举报,之所以会引来这么高的关注度,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举报中重点说到的那些档案造假的事,而是因为魏景亮在举报中,冠以了“转基因”这个目前敏感的关键词。魏景亮在这之前也公开说过,之所以会冠以“转基因”这个特定词,是因为仅仅单纯举报“赶作业式”档案造假并不一定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考虑再三之后,才决定将“转基因”三个字加在了显要位置。
而从农业部给出的通报来看,魏景亮举报的内容,确实与“转基因”本身没有什么必然关联,只不过是发生在“转基因检测中心”而已。但这个检测中心,很长时间以来根本就没有做过转基因方面实质性的检测项目,那些造假的档案,只是为了保住这个检测中心的运转资质,就像给驾驶证年检一样的意思。魏景亮这样的实名举报,很多人都给予了点赞,当然,从举报的主旨中也能明显看出他根本的个人意图,因为他的个人意图更是与“转基因”三个安无关,所以可以按下不表。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魏景亮为何非要加上“转基因”这个冠名词,难道没有这个冠名词,举报就不能成立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因为如果真的没有这个冠名词,就会真的没有现在这样的轰动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魏景亮是个精明的人,而且他的精明之处,恰恰来自于他工作的那类环境。而在那类环境中,当然也包括其它领域内的同类环境中,为了取得必要的资质而给档案造假,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从某种程度上说,那都是常态化的“明面上的潜规则”。
虽然这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只是在资质档案上造了假,而还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检测问题。但话说回来,就这样的检测中心而言,如果真的有了检测项目,谁又能保证结果的公正性?显然没人能保证,因为这样的“转基因检测中心”,本身自己的身份就不纯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身份本身就是个“转基因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将来所有的检测结果都会失去社会的公信力,而到了那时,便没有什权威机构再能说明公信力的存在,从而大家只能是雾里看花,越来越辨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这次农业部决定将这个“赶作业式”档案造假的“转基因检测中”暂停了工作,这是必要的应该的。然而可以看出,农业部也是在舆论重压之下,才做出的这个决定,因此,人们还是不禁地要问一问:农业部是否也走在了“赶作业”的路上?从网上可以查到,称作某某“转基因检测中”的机构有不少家,但这些“转基因检测中”,是否也有过“赶作业”的经历呢?这需要农业部来一次普查,看看到底还有多少造假的“转基因检测中心”,别让“检测中心”本身成了“转基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