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低效学习,成为高效能行动派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次知道《让未来现在就来》这本书是在2016年秋叶大叔的公众号的文章里面看到的,前几天从无意中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开始慢慢吸收书中文字。


这是一本关于知识管理、时间管理、高效学习的书,也是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书。


彭小六,我曾关注过他的公众号,但那时并不太了解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进步,从一个公司普通IT男到简述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者,直到最近我才算是了解他的一二,这本书也正是他第一次出版的书,内容具体实在,别出心裁。


越早接触这类真干货的书籍,让你早点儿远离低效区域,比别人快一步向高效学习前进。


书中大多数知识都对我蛮好启发性,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两个内容,一是看书VS培训,二是主题阅读,进行精读这两部分之后,真的让人感到如获至宝的喜悦。


看书VS培训,你会怎么选择?


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里面,越来越多的知识焦虑者选择参加各种培训班,网上囤积课程学习,工作者想以此迅速给自己充电、增加职业优势,学生可能想快速学习一些技能以便毕业工作需要或者仅仅想学自己一直都感兴趣的东西。


我是一名大学在校学生,作为学生谈谈对此的看法,有时候我宁愿选择参加网上课程,而没有看相关知识的书,因为一方面用手机就能看课程视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另一方面课程上有老师的总结,学习更加系统完整。


事实上,那些课程的知识源头是书籍,都是培训老师通过看书提炼和总结出来的内容。彭小六在书中谈到,看书可以代替培训,他列出的那几条理由打动了我,如下:


读书更加节约时间


以前的我总觉得参加培训比读书可以节省时间,那是我年少懵懂。因为读书的时间可控、可分配,培训时间受限制、不可控,参加网络课程,自控力不强的人很容易受到网络各因素诱惑。


此外,这里的读书是要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不再是传统的龟速般的阅读,通过刻意练习之后,30分钟读一本书完全没有难度。


读书更加系统学习


系统学习主要体现在主题阅读上,主题阅读和快速阅读是一对CP,在开始主题阅读之前,我们必须学会快速阅读。只要掌握快速阅读,运用主题阅读才能系统学习,否则还不如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


读书更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当阅读一些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内容,心里默默地喜欢赞同;当遇到与自己想法有矛盾的文字,与作者擦出思想的火花。那些时候,我们都可以随手拿一张便签,用拆书方法RIA记录当时的所想所思所悟,书中不再只有作者的思想,而且留下了我们当时表达的真实感想。


自己下厨练的不是菜,是你做菜的手艺


根据学习金字塔,被动学习当中的听讲、阅读、试听学习吸收知识程度仅有35%,但是通过自己实践达70%,教授给别人90%,当我们看书之后,结合思维导图对所看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写读书笔记,通过简书、豆瓣等途径与他人分享,到最后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


把写作比作下厨,知识当作美食。


或许,我们分享的内容并不是最出众、最令人喜欢、最深刻的美食,可是我们获取了书中宝贵而有用的知识,懂得基本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也就好比懂得了下厨的方法,自己练习做菜,即使菜再难吃也是一种收获的过程。


即使老师提炼的知识系统化和逻辑化,我们依旧只是借用和理解他们的知识,真正需要掌握的是这种下厨能力。

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下厨练习,途中不断反思与学习,更新知识库,假以时日,手艺必会精湛。

看到这里,心里默默偷笑:看书有那么多好处,太棒了,以后上课直接自己看书学习就行了,不用再上课或者参加培训了。


看书自学确实不错,但这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需要多途径学习。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看书代替培训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书都适合通过看书来学习,商业类、技能类入门(手绘、思维导图等),像这类比较容易入脑的书才适合。


如果是像我一样的医学生,看那些医学专业类的书,包含无数个复杂的专业名词,除了自个儿看书之外,还是需要医生教授来给我们详细讲解知识。

参加培训是以爱好者的身份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把培训时间放在高阶提高上,不是放在初学者入门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你的金钱,还有大量宝贵的时间。


当然,除了看书、参加培训,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微博学习,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有很多途径可以让你学。


主题阅读,你会了吗?


关于主题阅读这个内容,作者没有笼统地对理论进行概述,他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介绍了主题阅读的入门方法,每个步骤有插图有文字,十分详细而用心地分享他的方法。


确认主题和收集书单


百度搜索,参考书评分和推荐的书单。学会使用百度搜索引擎,需要高效搜索资料的能力。


进行主题阅读


先扫读,再确认章节,最后输出知识思维导图。


分享主题


要限时,一周或者一个月内,超过期限就宣布失败。没有惩罚,拖延症也难以摆脱,适当增加金钱惩罚,让社群的人一起监督你。


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么,这本书肯定是收藏数不胜数的宝藏,含金量十足,除了我所说到的主题阅读、看书方法之外,这里还有关于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的精彩内容,推荐众多值得收藏的好书和高效工作的APP,让你收获的肯定不是一点点,是意想不到地涨知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