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做变现学院主持人,是在大年初一早上。
第二次做主持人,是今天早上6:30。
嗯,反观两次经历,第一次可以用欣喜刺激略有满足来形容,当时感觉还算不错,跟自己的零经验来比较的话。
今天这一次,可以用糟糕来形容,从开口说第一句话,就觉得气场不对,整场平淡无奇,甚至很沉闷。幸运的是教练,尤其是洪涛教练很给力,他们分享的干货撑起了这个场子。
上一次主持结束,刘银良校长让我写文,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主持人,并让红梅赞老师来监督我。
我写了一篇不甚合格的文章,行为上没有任何改观。如果说第一次侥幸有点突破自己的小惊喜,那么自己的真实实力在第二次立见分晓。
对,我还很逊。
今天有深深的挫败感。
上海的天阴沉沉的,犹如我跌到谷底的心情。
感觉自己其实不是一个很阳光很乐观的人,当事情没做好时便会情绪低落,当做好了之后,那种欣喜和自豪感也会转瞬即逝,应该像海明老师点拨我的那样,生活要多点仪式感,做成了一件事,可以犒劳一下自己,强化一下开心的情绪,或者让开心的情绪持续久一点。
我本身就是一个不容易开心的人吧,还没有达成与自己的和解。
上一篇文章,我描述了自己做主持的整个过程,文中有一个简单的反思,其实文章不符合当初的定位,红梅赞老师也提醒了我,要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下一步行动。
其实,当时骨子里也没有想过后续还要采取什么行动,也没觉得自己还会做主持。
通过今天的主持,我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语音语调这方面是我的短板,临场表达能力也是,积累的不够,操练得不够,无法信手拈来。这些都是做主持人的硬伤。
如果要提升语音语调水平
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我觉得需要找一个对标人物,比如董卿,一句一句模仿他的主持词,像海明老师那样,为了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每天早上一遍遍跟读模仿对标任务的演讲,最后成为公司进步最大的人。
如果要提升临场表达能力
1. 需要多观察他人的主持风格,比如变现学院各门课程的主持。发现他人主持上的问题,然后反思自己应该怎么做。
在这一点上,我其实观察了他人许多,但轮到自己用的时候,会忽视或者漏掉,这便是旁观和置身其中的区别。
但是旁观是很必要的。
2.需要自己多主持活动,经验是从实战中得来的,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经历过翻车现场,才能痛定思痛,才能掌握得更快。这便是置身其中。
3. 需要活跃自己的思维,找到对应的点来把控全场。这便是思维力的提升。
比如刻意强化自己跟人聊天的能力,不要把天聊死。
4.需要博闻强识,强化记忆,能够对一些段子信手拈来,能够背诵一些金句,随时准备接过话筒,侃侃而谈。
5.需要会讲故事,生动地讲故事。
怎样琢磨一个故事,参透这个故事,然后分享给别人,是一门学问。海明教练做得很好,收藏了很多故事和案例,时刻准备往主题上引入,无缝衔接。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故事的力量无穷尽。
路漫漫,先静心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