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中讲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有这些评论: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她没满足,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并不公平,即使对方做出让步,也并非心甘情愿的。我们不能将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进行比较: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我们内心恐怕都怒吼过,你去当别人家孩子的父母吧。
长大后,我们又跟朋友比收入、比颜值、比老公、比车比房……,比别人好我们洋洋得意,比别人差我们心生嫉妒,我们怨社会不公,怨父母没给我好的条件,怨老公挣钱太少,我们处处与他人比较,我们真正的朋友越来越少,老公越来越冷淡,工作也没发展空间,我们却未曾反思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回避责任:我们在孩子不听话,做错事,我们会大吼大叫,“不是告诉过你,不能把水放桌边,一碰就掉吗”“都是因为你,让我上不了班”“你考的那么差,我真的很伤心”
这些其实我们可以平和的处理好,让孩子把水擦干净,告诉她水放中间;工作有很多种方式,有些宝妈带孩子开店,做社群,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我们不能自己的需求,让别人来满足,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
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比如父母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女朋友威胁男友,如果不买房,就不嫁给你”。老婆威胁老公:“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咱俩就离婚。”
威胁过后一时的愿望达成,可后果你想到了吗?孩子常听到这话,是否以后没有安全感?男友房子买了以后欠了一屁股债,是不是你们俩要共同的去还债,或者为了买房两人分手?
我们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而不是用威胁的方式来达成我们的目的。
暴力的沟通,用负面的、消极的语言沟通,爱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彼此之间越走越远。用同理心去理解,用心去倾听彼此的需求,因为有爱,有理解,相互的包容,我们的人生境界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