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爱玩的发条青蛙吗,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浸糕吗,还记得那些年的学习小组吗,还记得曾经最爱参加的农村式婚丧礼节吗?
很多过往的记忆,都还历历在目,只觉得智慧在人间,大牛在身边,童年的记忆里充满了快乐。
那时候,农村的记忆是朴素的,最爱凑热闹的就是别人家的婚丧事,先说婚事吧,小伙伴们一路跑过去,那时候办酒不像现在这样,在酒店里来个稀里哗啦的现代流程那些,而是把新娘子接回家,小孩子嘛,看得就是热闹,看看新娘子长什么样,漂亮不,花轿到门口后,新娘一般都是羞答答的不下车,新郎陪着个大红布,新郎的父母,以及家族的长辈们都被打扮的奇奇怪怪的,拄着拐杖,绕着花轿吓人,以后在各方玩笑式的博弈下,新娘拿着个镜子进门啦,接下来就是拜堂,对了,那个时候新娘都还穿着红衣服,盖着红盖头,主持婚礼的,是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人,一段寒喧话后,各种拜啊拜的,就被众人拥挤着进了洞房,完了我们就蹭吃蹭喝,吃饱喝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话说这丧事,原本是件悲伤的事,可小孩子哪管那些,众人在听到哀乐后就集合动身去事主家,先不管认不认识,去现场看看死者,看谁的胆子大,丧事的仪式会持续两天,第一天下午,吹唢呐的,打鼓的,演电影的,唱大戏的,摆夜市的,全来了,人潮涌动的,太热闹,小伙伴们跟着唢呐队又是招魂,又是献饭,又是梳头,一趟又一趟的奔波于事主家,村道,以及田地里,想起那时候,等所有仪式都结束的时候,顺便又蹭个饭,看场电影,打道回府,第二天,活动继续开始,待开完追悼会,就该送葬了,想想那时候的我们,真挺坏,专门去看人家里人哭的怎么样,感动不,陪同家属们把逝者送到坟地,直到所有仪式结束才肯离开。
小时候,无忧无虑,大家都很穷,很多玩具都是自制的,比如吹得口琴,是用柳树条做的,比如玩的有一种牌,我们叫它噶,都是用烟盒做的,貌似越贵的烟对应的纸牌价值越高,还比如踢的毽子,是用布缝的,还有我们自制的花轿,是四个人的手叠的,小时候的欢乐就是穷开心,没有伤害,没有那些污秽,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亲热的镜头,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害羞,小时候我们每天会有很多学习小组一起学习,村里大概有五个学习小组,还会定期在周五开会,搞得跟武林大会似的,小时候爱骑自行车,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大群人,奔驰在大路上,看谁骑的快。
农村孩子童年是简单的,一群人,骑着自行车,常常都是说走就走,哪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以破坏的,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比如,悄悄的把谁家的土墙给拆了,主人不知道谁干的骂的不停,还有可恶的人把人家麦杆烧了,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带来的是大人们齐心协力来灭火。
过年的时候,很热闹,可是最让小伙伴们喜欢的就是玩鞭炮,点火把,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特别想研制一种自制烟花,于是就把那些没爆炸的鞭炮捡起来,将火药倒出来放进一个筒子里面,结果因为误操作,脸都被烧毁容了,家里人吓坏了,镜子里居然都不是那个可爱的我了,当时居然没有忧愁会一辈子完了,没想太多,结果恢复好了。
童年的快乐,说也说不尽,夜空下的夏天,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去抓知了,比谁抓的多,回来以后油炸的吃,那时候的农村,附近还有一些小树林,爬树,捉迷藏,荡秋天,太多的欢快,是自由的,无拘无束。
突然想回到童年,童年里,没有惆怅,没有复杂的尔虞我诈,没有网络,没有那些沉痛的东西,只有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