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终身成长》

        这本书,篇幅不长,内容也不算多,一共有九章,前七章介绍的是我们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第八章简述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则是一些常见问题答疑。

   

        偏偏是这第八章,给我的印象最深。理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回到各自正确的位置上去。无论父母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给父母的都应该是感谢,是感谢,而不是原谅,用到“原谅”这个词的时候,前提还是觉得父母对不起自己,而自己还付出了一份宽容。要相信,父母在他们的那个环境下,已经尽他们的所能做到最好了。而真心地感谢父母,是知道父母给了我们很多,这样我们内心才会越来越有力量,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是无条件地爱。

        对于这一点,樊登老师分享了她妈妈的经历:她的妈妈总是处于焦虑状态,这和她童年的经历有关:她的妈妈在她出生后就去世了(也就是作者的姥姥)爸爸则在外作生意,家里只有一个弱小的奶奶在支撑,13岁时才第一次见到她的爸爸。

      作者带她妈妈去进行心理治疗,治疗师让她对父母表示感谢,她拒绝了:妈妈没养她,爸爸对家没有贡献,凭什么要感谢,治疗师说你还想不想治疗了,她说想治,但不表示感谢,最后治疗师对她说,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父母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好处吗,后来她哭了一下午,还是对父母表示了感谢。经过那次释放之后,她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好多了,和别人相处时会很淡定,很开心。一个人意识到父母是爱自己的,心中就会有力量。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够有勇气去面对。

    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人有这样的情结。书中提到的一位女士就有这样的内疚。父母虽然人不在了,但是父母的位置还在,我们获得爱的能力还在,要相信父母的爱会一直在,他们的爱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把这份爱给孩子,让爱流动下去。这就是我们生命意义所在。


        如果你足够幸运,父母都健在,那就好好珍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不要留下遗憾,毕竟下辈子,不管爱与不爱,基本都不会再见。

   

      正确地处理好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管父母在与不在),将有助于提升我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无论是从原生家庭还是孝文化的角度去看,都能讲得过去。因为我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复制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

      再有一点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都来源于一本叫《终身成长》的书。终身成长,不仅仅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也包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允许失误和挫折,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帮助自己和孩子了解从每次挫折中学习的重要性,从每一个成就中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从挫折还是成就中,我们都能学到东西。

      下面这几段话是对作者自序中的一些片段做得摘抄:

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我们又何曾是老老实实执照父母规定的路线成长的呢?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可以使劲儿的地方,是自己。如果孩子意识不到成长是自己的事,我们只能等待和示范,而不能代替他安排生活。不过,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可以安排和改变的,我们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孩子就会觉得轻松,也能感受到改变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通过您的改变,让孩子对学习和改变有信心,对爱有信心,这就是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含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快速阅读156/200】《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想跟大家讨论,教养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三...
    琥珀一小步阅读 827评论 0 0
  • 近两年,家里囤的书也是有点多了,很多都还没开始看。看着那么多书堆放着,我并不焦虑反而感到有些兴奋。因为,我认为买书...
    指间de薄荷阅读 6,121评论 0 1
  • 1.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 2.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
    带蜗牛去散步阅读 1,152评论 0 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9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1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