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公交,我在医院门口上车,同样一起上车的还有一位妈妈,带着3岁多妹妹和6岁多头网纱布血迹斑斑的姐姐。车到了之后,妈妈匆忙拉着妹妹的手往前走去:“车来了车来了,快走!”姐姐默不作声尾随在她们后面。
上车后,我坐在前面位置,一家三口在后面,我也就没有太多留意,恰巧的是,我们下车也在同一个站。
公交站前就是横贯马路的斑马线,下车后这位妈妈牵着妹妹,按照自己的步伐大步流星地左右看看过马路,身后跟着穿拖鞋的姐姐,三步并两步带着一点小跑,走到马路中间护栏位置,妈妈左右看看车,找到“合适时机”,牵着妹妹就走,妹妹被牵着大步地走,姐姐依然小跑跟在后面。
妹妹跟着妈妈上车了,姐姐是不是跟了上来?要过马路了,姐姐是否安全地跟着走?从头至尾,这位妈妈未看姐姐一眼确认她的安全,侧头都没有。或许,一回头如果发现姐姐不见了,她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时候跟丢了吧?
这个头顶网纱的孩子没有去和妈妈连讨要安全感,连“等我一下”这样的需求表达都没有。
你是今天做错了什么事?还是因为年龄比妹妹大在家里一直受这样的忽视待遇?
我是家中长女。
突然回忆起一句话——“妹妹那么小,你就不知道让一下?!”
吃的也好,玩的也罢,总能听到长辈这样说。
包括长大后的现在,每逢过节回家,在这样人口不算密集但声音传播度却很广的小镇,邻居家有个三两孩子的,也会听到叔叔阿姨这样的发声。
我的朋友之间,有家中长子女,有老小,还有三个孩子排行中间的。这一代人的长子女都有差不多的历程,很多小时候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让”的过程中,忙内朋友似乎也表示,确实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儿童时期受到不少好处而洋洋得意、理所当然。
而三个孩子排行中间的,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你知道吗?头胎的时候,全家人会感到非常的幸福,第一个孩子会受到极度疼爱和关注,第二胎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幸福感了,所以会受到忽视,第三胎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是年龄最小的那个孩子,所以也会收到百般呵护。”她说。
“总结,我就是出生、成长中、成长后被关注度最少的那个。”
我当时默默地笑,似乎也有道理,原来作为长女的我在妹妹没有出生时也是可能受到极度关注的,那也还不赖。
昨天晚上我发表一条朋友圈——
“那么重点来了,最后这一只到底是谁的?”
其中一个朋友评论了朋友圈。她在家中是长女身份。
她的“让给妹妹吃”我自然知道是一句玩笑。但很多时候她的“让”我知道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父母这一代都没有什么育儿观念,管吃管饱学习好就是所有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属于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教育.现今城市的年轻父母,会更加注重早期教育和细节教育,知道所谓的“公平”和孩子的“安全感”,知道同一种意思的话要用不同的方式说,会更好.
人都是动物属性,有欲望,第一角度是自己,所以强迫性要求分享怎么可能得到好的结果?
所谓“你分享给弟弟妹妹,他们就会很开心.”这样一句话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去分享去给予?因为第一角度是自己,弟弟妹妹们开心了,那我呢?我不开心。
觉得我的说法很自私吗?
不是的。这是一种分析,如果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会分享给弟弟的,会站在弟弟的角度想问题。
好说歹说,我们都已经已经过了那个无能为力必须“让”的年龄,翅膀硬了知道飞高飞低哪个好,要或不要有自己的看法,给或不给有自己的底线。
作为长子女,被潜移默化的容忍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你是你们家的长子女吗?
.....................................................................
一个长子女的题外话。
你缺了什么,在你有能力之后,就像会无限自行填补这个阴影。
我小时候因为爸爸管的严,小学时期一直都是短发,上了初中之后直到现在,我的头发至短是过肩,而对于剪头发这件事一直很抗拒。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发及腰”分享着我的身体该有的营养,发尾一度像干草一样,我还是没舍得剪掉。
《This is us》第一集,互助小组中一个女生说起自己肥胖的病因,是因为她的母亲从小不给她们吃披萨,成人之后有经济支配能力了,她对小时候未能吃到披萨的遗憾开始无限填补。
这种阴影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不是不能抹掉,只是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