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首富王健林在接收鲁豫的访谈时,谈到自己的成为首富的目标时,极其自然的说出自己的计划:先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与此同时,马云对于个人财富也做出了表态,大概的意思是:创办阿里巴巴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我喜欢的生活是月薪一两万,老婆孩子热炕头。两个做过中国首富的人各自说出了自己对于财富的想法,撩动着多少国人的心。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发文称:
中国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穷人太穷,而是富人太富。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目前的现状——贫富差距太大。国人普遍感觉: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和他们的差距好像越拉越大,财富都集中到有钱人手里了。
2、
这种财富不均的现象,其实经济学上早有解释,那就是:二八定律。定律的意思是说: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里。(这个研究理论提出的时候是1897年,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互联网时代的比例可能是9:1)从这个定律延伸出去,你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都不平衡。比如一个企业80%的效益来自于业绩最高的20%的员工,全世界80%的啤酒是被20%的人喝掉的,等等。
像类似人群中财富的分布,它在数学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幂律分布。也就是说,排名越往前,财富增长的越快,这就是幂律分布。也正因为这样,全球的财富才会被最前面的少部分人霸占,造成了最有钱的人富可敌国的现象。
其实,不仅是财富,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幂律分布的。比如说:1% 的美国人拥有美国 34% 的财富;有个视频网站叫Netflix,光它一家就占据了美国晚上 35% 以上的带宽。一半以上维基百科的编辑工作是 0.7% 的用户做的。全世界85% 的科学论文从来没被引用过,只有 1% 的论文在发表后一年内被引用 5 次以上。等等。
3、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幂律分布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普达人卓克最近在他的订阅专栏《卓老板聊科技》里给大家解释了这个问题。
答案就是:
这些分布里头的个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一个分布中的个体相互独立,那么这样子的分布就会倾向于比较温和,比如智商,它是出生就注定了的,不受其它人影响,所以智商在人群中便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比较平均的分布( 其实基本就是正态分布)。但是我们每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是与我们的社会地位,与其他人的经济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的,所以分布就会比较极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占优势的人就掌握了大部分财富。**
再给您举一个例子,您就会更加理解其中的原因了。有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用词的频率作过排序,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单词是定冠词The、第二多的单词是连词and、排第三的单词是I,也就是“我”这个词。结果发现,这些单词的频数分布也类似于幂律分布。也就是说,尽管莎士比亚的作品包含了一万多个不同的单词,但绝大部分篇幅是被少数单词占据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幂律分布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单词彼此之间是不独立的,而是通过英语语法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语法的束缚,幂律分布就出现了。
4、
说到这里,相信您已经能够理解生活中这些夸张的分布出现的原因了。你可能会说,知道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不懂幂律分布原理的人提到二八定律,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有黑幕,自己运气不好等等。(哪里什么运气好,不过是准备的早)心理充满了怨念,仇富心理:凭什么少数人掌握绝大多数的财富。
但如果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规律、个人能力、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上,因为这才是掌握大量财富的前提。这样一来,你就会更多地花心思去提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分值,你离财富就比别人更近了一步。
参考链接:二八定律——百度百科
1.越是穷的时候,越是不能在乎钱
2.越是穷的时候,越是不想赚钱
3.缺钱是个坑,为什么就是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