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以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任选角度、任选篇章、读《世说新语》,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小系列:我读《世说新语》。
————————————————
由《同舟学院》发起的共读中国历史的活动,已完成了9月、10月的学习计划,11月的计划是共读《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作者刘义庆。确切地说应是主编刘义庆。
据史料记载,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即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由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膝下无子,过继刘道规后世袭南郡公,后封为“临川王”。为避讳当时南朝皇帝“刘”姓,故省略“刘”字,称做“临川王义庆”。
鉴于刘义庆的特殊身份,对于《世说新语》来说,刘义庆未必是它的实际作者,而是充当了组织编写的职责。用今天的话来讲,其头衔应是主编的位置,就像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也是集聚门客之力而为一样。
《世说新语》是集人文,小说为一体的文学著作,恰似一部短片小说集。书中讲述了一些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初期的名人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人间百态。
《世说新语》有时被简称为《世说》。但有一个《世说》是西汉刘向的一部著作,其书早已失传,可能刘义庆的著作文笔与其类似,故而使用其名也有可能。只是现在不清楚刘义庆定稿时候到底称它为什么,文献记载中《世说》、《世说新语》、《世说新书》都有,目前一般都用《世说新语》作它的正名。
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三十六门类。按内容分可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详见附)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在古代先秦之后、唐宋之前,保存相对完整的著作,在文学、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经过后来梁朝时期的著名学者刘孝标,为它做的详尽注解,同时又补充了许多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后,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饱满;语言更加精练;对人物的刻画言简意赅、生动有趣;而更加值得一读。
这里再介绍下刘孝标。刘孝标虽也姓刘,但他和刘义庆不同代、不同族。刘孝标名峻,字孝标,生于公元462至521年间,南朝时期的四朝之一梁朝学者、文学家。自幼身世坎坷,却勤学苦读,有“书淫”的雅号。曾为梁朝皇室编著图书目录。后世明人张溥辑有《刘户曹集》专述他的著作。也正是由于刘孝标的博学,他的《世说新语注》更为后人所推宠,同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我读《世说新语》为题,与大家分享读这部书的感悟与乐趣。让我们在文字的海洋里与先人对话,领略先人的丰彩,感悟历史的厚重,为华夏文化的传承呐喊。
附:36门类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弱、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