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VS“好啊,我们来试试”

刘双鹤,焦点解决讲师一期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682天(2017.11.16星期四)

“不行”VS“好啊,我们来试试”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们的要求以及他们正在做的事情通常都会下意识的否定“不行、不行”而说可以好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有必要打断孩子正做的事情,或者把我们的知识当做建议给他们,但其实这些未必会有什么特别好的结果。父母的介入无助于培养孩子自己对事情良好的判断力,他们有时必须靠自己去发现,我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帮助。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放养不管,规则和界限还是必须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监督和帮助下练习做决定,直到他们能够自主为止。

假如孩子提出一个无知的想法,我们不妨试着热情的回答“不错的主意,让我们来试试吧”!也许他们反而会说“不行,那太危险了”。如果他们的建议无伤大雅,但似乎不太可行,就试着鼓励说“好主意,但是怎么才能开始呢?”他们可能出乎意料地真能找出解决之道,至少他们有机会为自己的想法而思考。

以肯定代替否定并不表示我们要假装认同那件事情,只是传达了我们接纳的基本态度。

当我们常常对自己说这行不通这不可能的时候,我们不但是一个没有想象力不断干扰孩子的大人,还经常想为孩子提供一条捷径。我们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可行,所以他们就没有必要再试,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危险的事情我们当然应该直接告诉他们,然而对于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他们却应该有机会经历和尝试。就像帮助孩子做作业,虽然答案正确但是没有真正的学习,如果你说“让我们来试试吧”,结果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也可能和我们预料的一样,不管是哪一种,孩子都会感受到我们的支持的态度。

尝试肯定鼓励的态度话语面对孩子,放下绝对主导的地位,或许可以培养出他们更多的创造力和自信,也给他们更多锻炼的机会去更好的更有力量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