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际圈的管理,以前我只是在停留一件事情的表面上,非常的肤浅。我之前总是认为人际圈嘛,就是自己认识的人越多,在微信里面的联系人也多,那么我就有比较多的朋友,并且能发展的很好。但很显然,我错了。
根据人类学家邓巴所提出来的,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非常的有限,只能与150个人当中进行良好的社交,微信上有一两千个人太多了,包括线上线下的,我们根本没有这个精力与人进行社交。可是如果自己线上线下总的人数都还没有150,那我们的社交人脉还是有点少,需要拓宽自己的人际社交。
我觉得做好社交管理,也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做加法,什么都要去尝试去体验;等我们有家庭的时候,就要做减法,提高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我们知道150个人数是适合进行社交的,那么我们在接下来150个人数当中进行分类,有同事,家庭,同好以及自己最亲近的人。然后分好类之后,我们在150个人数当中选出五个人,并且与他们进一步社交,发生关系。比如说家庭这一栏,有我的爸爸,妈妈,弟弟,外公,外婆以及我的小姨,这是我最想和我的亲人达成非常好的关系;再比如说在工作这一方面,选出五个人,进行友好的社交。
我们知道了给自己的人际资源分好类,并且知道了最重要的五个人,与他们进行社交,进一步让自己和他们有更好的关系。但什么是有效社交呢?有效社交并不是你与这个人聊了多久,见了多少次面。有效社交有两个标准:
要么推进,就是对自己,对他人有帮助,有成长。
要么高兴,自己会开心。
比如说,朋友们让你去参加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你觉得对于你来说可以学到东西,有所成长,那是自然可以去的,你也有可能会认识那些帮助你的人。另一个,如果这件事情让你很开心,很高兴,那你也该去,因为你身心愉悦嘛!
那么进行社交管理有哪些方法呢?我们分三个步骤:
一:确立目标
就是说你要知道对象是谁,不过在确立对象的前提是,你要以你自己的人生角色为中心,圈出对象。如果没有以自己的人生角色为主,那你所做的社交也没有什么用。
二:分析目标
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对象是谁,那么我们就要去准备一下,比如说这个人有什么爱好,喜欢什么东西啊,他有什么禁忌啊,也可以通过其他人而了解他,如果加了微信,看一下他的朋友圈我们也能知道一些他的信息。
三:付诸行动
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要行动了,我们需要对自己做一个规划,规划什么呢?规划我们的社交形象,比如说我们的穿着打扮怎么样,什么场合就要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规划我们的言论,言行举止;规划我们的时间间隔,比如说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什么时间段更好问候呢?还是根本就不打扰更好进行一个维护呢?这个都是我们需要自己考虑清楚的问题。最后,规划我们的金钱成本。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我们的人际资源做一个调整吧,进行一个汇合。特别要注意,在社交方面,我们要远离那些会伤害自己的人,不断抱怨的人和麻烦型的人,以及讲不到共同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