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瑜伽源于东方量大古老哲学,既吸收了中国文化精髓及传统养生观念,又固守瑜伽的根基,是以意识、动作配合呼吸吐纳,促成能量在体内转换,再引导至身体各处产生正向作用,从而开发身体的潜能,启动身体灵觉力的科学运动。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太极与瑜伽原理及体式的融会贯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阴阳概念的融通性
太极瑜伽贯通结合太极和瑜伽的阴阳之理,运用太极拳的松柔入手、以气运身,体式在开合、快慢、虚实、刚柔、上下、左右、起落的过程中,从容过渡到瑜伽的线性体式,意、气、力有效结合,阴阳相济,相得益彰。
2.气机与瑜伽相同之处都是经由呼吸、动作及意识作用,进行身体内气的旋转与压缩,以畅通经络、激发潜能,并固养全身,促进气循环。
太极瑜伽结合两者呼吸单位共性,强调自然的呼吸,使气息在自然、均匀、柔和、缓慢中气沉丹田,带动气血运行,使气血调合,阴阳平衡,使腹腔内横膈肌上下活动的范围比平时增加了3——4倍,心、肝、肠、胃、肾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与生理活动都会在练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
3.体式融合的共同性
太极和瑜伽都强调内观修习。进入内观世界有五个层次,分别是解剖、生理、心理,智性以及灵性。无论是太极养生,还是瑜伽疗愈或静思冥想,都以最终清空身体层面的阴霾,解放心智,实现自我修复为最高目标。所以,在调动人体生理潜能,开发灵性这一层面上,太极与瑜伽并无不同。
4.人体结构的共同性
太极和瑜伽都以身体为道场来开发身体的潜能,都是以生物力学和人体能量学作为体式研发单位基础。
太极瑜伽在不损害健康,不伤害机体的前提下,按照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线性伸展状态进行全方位练习,使身体各部位得到柔和和均匀发展,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直至开发大脑、机体和内心的目的,是养生理论、解剖科学与肢体艺术的完美结合。
————周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