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诗人来说,诗歌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丑美,都是自家的孩子好。但诗歌不能这么狭隘地去看,也不能凭一腔热血地去写。“诗与非诗”这之间有着多大的界限?众多的诗人并未找到一条通往诗歌的真正路径。
诗歌在路上,“诗与非诗”本身就是一种道路选择,它直接显示一个诗人的眼界和鉴赏力。特别是在对诗性的领悟和美学使用上,提示的复杂性是我们不能片刻穷尽的。
一个人不能因为读了些唐诗宋词而自称了解了古典,同样一个写诗的人也不能因为写了些自以为是的诗而自称为了解了诗。
诗歌来自灵魂,它引领精神,而当下大量廉价平庸的写作却使它陷入深深的尴尬。从历史的长度去看,可以说历代诗人都经过了“诗与非诗”的困惑,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定义了什么是诗,给出“诗与非诗”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无论怎样,诗歌本身都高于这些讨论。我始终相信的是:阅读的高度决定着审美的高度,而审美的高度决定诗写的高度。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