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方式很多:有溺爱,有宠爱,有疼爱,还有默默地关爱……
我的母亲是一位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爱的人。
我姊妹四人,我是最小的那个,人们常常说“小娇”,也就是说,谁最小,谁就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可是,长这么大,我却好像从来没有感觉到母亲对我的特殊疼爱。
记得小时候,什么事都得自己干,像洗脚、洗衣服、买东西等这类的小事情,母亲从来都不管。上学了,别的小朋友大都有父母接送,而我却只能一个人背着书包上学回家。
那时学校离家比较近,一个人倒也没什么。可是上初中以后就不同了,学校在镇上,离家比较远,尤其是刮风下雨的时候,一个人回家就难了。
记得有一次,雨下得很大,道路也很泥泞,放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来接自己的孩子了,我想:妈妈上班的地方离这儿不太远,她一定也来了吧!于是,我就在家长的人群里面寻找母亲的身影,可是同学们陆陆续续地都被接走了,最后还是不见母亲的影子。
当时,我很失望,心里凉凉的。没办法,我只好自己一个人淋着雨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母亲只说了一句话:“下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借把伞回家。”
还有一次,那是我在县城上高一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离开家,很多同学的家长不放心,都隔三差五地来学校看看。
有一天,一个同学告诉我:“我刚才在街上看见你妈了,她是来看你的吧!”
当时我听到她说的话,半信半疑,不过心里还是很高兴,于是,我赶紧回到教室,怕妈妈来了以后找不到我,坐在那里等着,除了上课,哪儿也没敢去。我等啊等啊,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放学,也没见到母亲的影子。星期天回家后,我问起母亲这件事,母亲说她那天是去县城的医院看一位病号,我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大冽冽,满不在乎,我一直以为她缺少爱心,不懂得关心人,疼爱人,直到我生儿子的时候,才开始转变对母亲的这种看法。
生儿子的时候难产,所以我的身体很虚弱,特别需要人来照顾,当时奶奶在老家也躺在床上离不开人,所以母亲不能来医院照顾我,这我也能理解。按老家的风俗,给儿子吃喜面的时候,母亲还有姐姐们都来了,那天母亲的眼睛肿肿的,婆婆问她怎么回事,母亲说昨天晚上哭的。她说一想到我最小,在生孩子的时候,亲娘却不能在身边照顾,觉得很愧疚,她越想心里越难受,竟情不自禁地哭了一个晚上,说着说着又流起泪来。
听她这么一说,我也哭了,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疼爱,她并不是不爱我们,而是她对子女们的疼爱方式不同罢了。其实母亲心里一直是默默地关爱着我们的。
母亲就是用她这种特殊的爱的方式,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受用一生。如今,我一个人在城里上班、生活都显得那么的轻松自如,这还要得益于母亲从小到大对我的“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