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旁边的古玩市场,每逢赶集日,一下子变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店铺门口都来各路人马排上地摊,一改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景象。因为奉念佛的母上大人之命,时不时需要买些珠串等小玩意儿,经常去转转。
里面有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古玩店,基本没有装修,架子上各种瓷器,多是黑漆漆的香炉酒壶之类,老板面前的玻璃橱柜里有些摆件、珠串等玩意儿。橱柜一角摆着一个小小的茶盘,一把漂亮的小茶壶和四个小茶盅总是干干净净地在里面。一个胖老头总是坐在后面,要么看着手机要么读着报纸,非常专注。满头的白发倔强地立在头皮上,似乎在宣称,我还不老。女店主是一个微胖的短发中年妇女。见客上门,一般就观察着,如果你看一个东西时间较长,她会过来拿起货架上的东西,用像云南话的语言说一句某某朝代某某窑,在北方地区不太常见,也并不似其他店家的热情。对于我这种怕推销,只想自己静静选择的购买量不大的人来讲,他们的店是一个好去处,虽然主营不是珠串,至少不聒噪,乐得清静。看到漂亮珠串,说一句:麻烦你把这个拿给我看看,女店主会拿给你,惜字如金地说出“”玛瑙“或是”大金刚菩提”告知材质。你不问价钱,她也不会再继续说。如果你放下,她就默默收回去放好,没有不高兴,也没有高兴,似乎永远这样。他们的价格一般较低,也不让还价。估计因为不是主营这个,也不上心罢。因为一次经过母上大人和她的老太太朋友圈鉴定,买回去的价廉物美,母上大人时不时给我揽些买串的活儿,有空时便顺路去转转。一来二去,和店家也渐渐熟络起来。
店主是永远在柜台后面坐着要么看手机要么读报的老先生,山东人。女店主四川人。老先生早年在四川做生意时认识结婚。老先生能写会画,貌似还懂中医。高兴了有时候还哼几句类似京剧的唱腔。两口子爱好就是古玩瓷器,每个集下来,买的东西总比卖的东西多,店里东西永远满满的,两人也不急不躁,泡壶茶,看看报兼顾着店。一直以为他们衣食无忧,应该有着其他固定的收入,一次随口问了一句:“你们生意如何,古董应该很挣钱吧”“经济不好,买的人少,够吃饭就行”淡淡带过。不过老先生经常因为出去转买到好玩意儿而沾沾自喜,高兴地拿出来观赏。摆在货架有人问也舍不得卖。女店主就每天负责把所有东西擦拭得干干净净,看起来清清爽爽。
等我老了,和老伴也这样平平淡淡地守着一间小店,喝喝茶,读读报,聊聊天,把玩一下喜爱的东西,也是很幸福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