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分钟热度,简单的说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坚持只是一头热,最先挺喜欢,但过几天后,就各种理由放弃,继续做回以前的自己。而怎样才能把三分钟热度转换为长久坚持这个过程,想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首先: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
很多人会说,我对读书感兴趣,可是每天没有时间啊,这怎么办。时间就像乳沟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你一天24小时,不可能都在上班、睡觉或者吃喝玩乐吧,总有那么一点时间可以做其他事情,这就要看你是否会去做。
而还有一些人会说,我对手工感兴趣,现在看到世面上那么多的手工作品,美的不要不要的。我去做那个吧,话是这么说,可过了几天后,又觉得做这个有什么前途,还是放弃吧。就这样,这事也不了了之。
其实,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要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
就拿自己举例来说,在春节过后,发了一个朋友圈,说收到多少个赞,读多少本书。因为自己爱好看书,以前经常买一些书放着,可到最后可想而知,都搁置在那,没有看的欲望了。所以当发了那条朋友圈后自己暗暗下定决心。说了就要去做,更有一点原因是不能让别人看扁,等到年底把那些所读书的记录翻出来时,会发现收获远比自己的虚荣来的多。那时更看重的就不是别人怎么说了,反而更清楚自己的目标。
其次:21天形成一个习惯
为什么不是7天,不是三个月,而是21天形成一个习惯呢。就拿7天来说,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原因很简单,当你才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心里第一反应是抵触的。7天显然没有太大的成效,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它并不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只会让你觉得是在履行一件事,而不是从心里真正接受它。21天的时间则刚刚好,首先你经历了对一件事情的排斥性是一个星期,在然后的第二个星期,是考验你是否能坚持的一个过程,有些在第二个过程就放弃的也有。到了第三个星期后,自然而然的你会喜欢上你自己所选择的那件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坚持了21天后,发现成效蛮显著的。
再次:一本圆梦记事本
想来有些人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个,且听我慢慢说来。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当你遇到一段喜欢的句子,你是否会想把它写下来,可你发现自己手上没有能写的东西,只有手机,总不能拍照留下来吧。拍照后,估计某天就被你删除了。所以,随时准备一本笔记本在身边,在第一页写下你自己的目标或者梦想,当你遇到不错的句子时,你可以摘抄一遍。而当你学到一个新技能,你也可以记录下来。把你想到的想法,或者学习到的东西都记录在上面,这能帮助你看看自己离梦想还有多远。因为很多好点子或想法,恰恰是在你不经意写在记事本上时产生的。
然后:找一个和你志同道合的伙伴
对于习惯了独处的人,想来很不容易做这件事。可它也是这个过程中,并不可少的。这是为什么呢?你在看书或者做其它自己喜欢的事时,你是否会发现,当自己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要探讨的时候,身边却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能和你一起沟通。更多的是,这个伙伴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只有自己的话,很容易会松懈。而有伙伴则不同,如果你没学习,对方学习的话,那么你心里肯定会内疚的。只有当双方都在同一个频道上,那才会有共同的话题可说。
最后:动起来
说了那么多,你是否有行动呢?还是只是在脑袋里幻想一下,最终无疾而终。还不如实际行动起来。就拿存钱来说,你觉得是等你每个月工资1W+的时候才来存钱,还是在你月薪只有2500的时候存呢。我觉得在少的时候更容易存钱,这个时候你的消费欲望是没有那么大的,因为你知道每分钱的重要性,而随着工资的逐渐增加,你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存下来的钱只会越来越少,并且成月光的可能。所以,不管你对什么事情感兴趣,你可以先尝试,如果中途觉得没有意义,那么你还可以重新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嘴上说说。选择这样做的你,在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竟然把一件事坚持了那么长时间,这是多么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