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电影。

压抑沉闷,一种无力的窒息感。

原本两个小时不到的内容足足花了五六个小时。我看一会儿,逃一会儿,也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本来没打算打开它,清楚记得去年我把它列入我的电影小清单,一直想看,却一直没勇气看。

孩子与父母打官司,听起来多么荒谬却真实。

所谓的命定,让他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他们,是一群被遗弃的人。

“你以为我们是谁,我们这种人究竟是死是活又有谁在乎呢?”

他们当中,有些人选择了妥协,有些人选择了沉沦。连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存在,不重视自己的生命,那是何等的悲哀。也许我现在就处于这悲哀之中,也许我在无病呻吟。

他们于是妥协了,没有任何反抗的妥协了。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开篇会有这么多孩子,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又怎谈养育孩子了。殊不知他们把性当成了欲望的释放,赚钱的工具。一旦成熟,便可经人事,做买卖了。

与另一个她所经历一样,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试图说服她卖掉自己的孩子,就为了能违法的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性交易、人口贩卖、毒品酒精,一切一切的黑暗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以那所谓的贫穷作为借口,一切的行为都是得当的。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所谓平等的失衡。

不论是阶级之间,还是男女之间。显然,我很幸运,我所在的这个国家,至少我身边,性别歧视不太常见。而不是所以人都能这般幸运,他们所处的国家,经历了战乱,文明不断被打击、重构,文明的断裂,使他们现在还处于未启蒙的阶段。

如果他们自身的意识还未奋起反抗,也许时间也无法拯救他们。

而他,却试图反抗。

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几岁了,有的只是模糊的推断。

他没有身份证明,他就像一个幽灵,死了,纸上也不会有多下的一笔一划。

他没有学习的机会,只有求生的本能。

于他而言,能够触及那未知的新奇事物,能够拥有拒绝的权利,能够像普通孩子一般自由,足够了。

他也经历了人性的考验,向善还是向恶。

孟子所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人无有不恶”。

荀子语,“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性本性是何?善?抑或是恶?

我不知,兴许因人而异。

可至少在他身上,我看见了善,也看见了恶。

他内心也会挣扎,也会动摇,我所看见的是存在于他身上的矛盾。

善恶本为一体,看心如何。

他还是带回了那个孩子,那个眼里有星星的孩子。

复杂而简单,成熟而天真。

可到底于他而言,何以为家?

也许答案在他心中,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
    之远之声阅读 432评论 0 0
  • 愿我们都能遇到温暖的人——《何以为家》 当我看完《何以为家》心里特别压抑,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叙利亚黎巴嫩饱受战火洗...
    5c7dc5269e5e阅读 238评论 0 1
  • 很不幸,德赛尔堡的雨季 是虚构的。或者我们可以说 这是不属于德赛尔堡的雨季 风在吹,但是它不存在 云在扭曲,但是它...
    伏枥斋阅读 95评论 0 0
  • 青春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字眼,青春一去不返是我们现代人的俗语,青春中的初中三年是最为宝贵的时光在这时光中有着酸甜苦辣。—题记
    栗七说阅读 2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