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咨询师”
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当小朋友犯错时大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告诉过你多少遍!”“听话!”“让着妹妹”......很幸运,我的妈妈很少“高高在上”的和我说话,记得小学一年级考试70分,老师找家长。我一边在家焦急等待妈妈回来的审判,一边想象着她回来脸上的表情和准备责备的话,各种脑补。出乎意料的是妈妈竟然没有打我,反而坐下来和我谈话,问我的感受和我对学习的看法,告诉我学习是给自己学不是为了别人......我当时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现在回想妈妈当时就是在给我做“咨询”,让我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叉腰数落我。
自从有了娃,我也努力让自己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被爱,成为孩子的“朋友”。接触了生涯规划后,更加确信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是陪伴而不是从属。处理与“父母与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和当咨询师时运用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所以我结合自己带娃经历,大胆假设父母是否也可以按照当“咨询师”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呢?
你可以能会问:生涯咨询师是什么?生涯规划,即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以科学的方式制定目标、规划发展方向和行动方案,提升自信、完善不足,解决在学习、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根据国家新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定义)。而咨询的过程就是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对方对自己问题产生新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改变视角,接纳现实,理清思路。
父母在给孩子做“咨询”其实就是在和孩子交谈中,帮助孩子换角度思考,引导孩子自己理清思路,想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2.为什么要转变身份?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让父母转变身份到咨询师呢?的确,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育儿书: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妈妈给孩子当老师,《家长的效能训练》让强调家长积极鼓励,这些书都为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更进一步。而我认为如果父母转换身份到“咨询师”,会产生从“父母给建议”到“让孩子自己解决”一个转变,从而让孩子学会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想到一些办法,主动采取一些行动。
如果把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比喻为登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姿势,做个对比:
成为“咨询师”之前:父母在上,孩子在下,父母拉孩子
VS
成为“咨询师”之后:孩子在前,父母在稍后位置和孩子一同面对前方
通过这对比看到在转换到“咨询师”身份后,父母的和孩子站在一起,可以说是同盟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这个姿势这么重要?
首先,因为关系决定了沟通,是一切沟通的前提,如果是建立在信任平等的关系基础上,当孩子遇到问题可能会更容易向父母敞开心扉,而父母也就更能了解孩子的问题。
其次,变为同盟的关系后,在问题面前就不是只有孩子一个人,父母陪伴孩子一起面对,共同想办法,孩子会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这远比类似“你是最棒的”话更对孩子有帮助。
3.咨询之前需要明确的事
知道了转变到“咨询师”的优点后,我们还有明确下面2个问题
1)确定解决孩子哪些问题
对于0-8岁的孩子,问题最突出的是产生冲突如何处理和与不同人之间的交往问题。
按照人群分大致有两类:同伴和成人(父母,亲戚,老师,陌生人)。从最容易产生冲突和交往频率最高人群看:一类是同伴,即孩子们之间;另一类是父母和老师(都是需要几乎每天见面)。因此可以分为两类问题(参考《如何培养孩子社会能力》):
①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②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2)明确解决目标:学会自己想办法
①家长希望孩子在了解自己感受前提下,学会理解他人感受(别的孩子或者父母),
②明白自己行为会对别人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孩子在做每个行动前学会思考。
其实每次和孩子的谈话都可以作为一次“微咨询”,培养孩子换角度思考,并不断主动想更多的办法。每次的“微咨询”会让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从“不会”--“会”的状态转变,再从“会”转化到“自动化输出”,最后每次的谈话模式变得自然而顺畅,孩子在离开父母时脑海里也会自动弹出问题,帮助自己解决办法了。
4.如何咨询
三步走:“1W2H”,即:怎么了?怎么办?怎么样?
四个基本功:“倾听,观察,总结,提问”类似说相声的“说学逗唱”
两类提问句式:“如果那么做,会发生什么”,双方感受
1)“怎么了”:四个基本功使用
①倾听:听孩子说
②总结:用孩子的原话总结肯定孩子的情绪
③观察:孩子面部表情和动作,
④提问:采用启发式提问:用“WHAT”代替“WHY”
场景1:孩子与孩子之间
了解现状:“发生了什么?”
询问回应:“你做了什么?对方做了什么”
明确期待,“你想得到什么?”
场景2:孩子与父母之间
了解现状:“发生了什么?”
询问回应:“你做了什么?”
明确双方期待:“你知道我希望你做到什么?”“你希望得到什么?”
2)“怎么办”:两类提问 (换视角+假设)
①头脑风暴,通过提问方式请孩子想出可以采取的行动1,2,3
②提问:用“如果那么做了,会发生什么?”“对方什么感受?”,“对方会做什么?你什么感受?”
3)“怎么样”:父母和孩子一起评估办法1,2,3...
①好办法:不会伤害到他人,又可以达到目的;
②坏办法:无法达到目标,会伤害到别人
行动:尝试去做!
举例:场景1:孩子与孩子之间
[打人]
怎么了:父母:“发生了什么?”--问现状
孩子:“我打他了 ”
父母:“打他什么原因?”
孩子:“因为我不喜欢他”-问孩子期待
怎么办:父母:“你打了他, 他什么感受?
孩子:“生气,苦”
父母:他对你做什么了?”--问结果
孩子:“他也打我了”
父母:“你什么感受?”--问感受
孩子:“我也生气!” --坏办法?
父母:“咱们可以想一个你们都不生气的办法吗?”--更多办法
孩子:我可以不理他,走开
怎么样:父母:“如果你那么做了,会发生什么?”
孩子:“我们不会打架了”
父母:“可以试试” --好办法
场景2:孩子与父母之间
[我不想睡觉]
怎么了:孩子:“我不想睡觉,还要再玩会 ”--现状
怎么办:父母:“如果你现在不睡觉,会发生什么?”-0假设结果
孩子:“明天晚起床,上学迟到”
父母:“明天起不来,你什么感受?”--问感受
孩子:“累,烦”
父母:“我会什么感受?”--问感受
孩子:“着急,生气”
父母:“你不累,我也不生气,不会迟到的办法是什么?”--更多办法
孩子:现在去睡觉?
怎么样:父母:“可以试试”--好办法
5.“存钱罐小测试”
相信父母们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回家练习起来了!首先,需要要觉察自己每次出现问题,自己是否又开始给建议了?如果是,请找个存钱罐放一枚硬币,看看最后有多少个硬币?
用句经典词结尾:“21世纪缺什么?人才!”人才怎么定义?学历高?赚钱多?
我的答案:会解决问题的人,只有会不断解决问题的人才会有竞争力!
如果父母们愿意让自己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从现在开始放下姿态愿意与孩子结成同盟;在孩子遇到人际交往和冲突时扮演“咨询师”,把每次谈话当做一次微咨询,并按照“咨询三步/四项基本功/两类提问”操作。相信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父母都是一次次的成长和改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相信通过经常练习,从不会-----会,会-----自动化输出。
想象下未来我们的孩子,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做到从容面对,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还会想出更多的办法去克服,眼里充满了智慧和自信!
公众号:大A和大C的生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