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第30/100场分享:
朱子先生《跟着民国大师学读书写作》
朱子先生其人
他是编剧,自由撰稿人,民国史研究者;也是剽悍品牌营老铁,第二届极致践行者大会的演讲嘉宾。他更是参与了电影《无问西东》剧本的部分历史考证,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刚开始他是在简书平台上发表文章,得到了一些认可,然后坚持成长坚持付出,之后得到的认可越来越多。
大师的读书方法
01胡适的四到
胡适先生读书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精”,二是“博”。他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是说读的时候要专注。口到是遇到精彩处一定要读出来,听很多优秀的人也会倡导,好的段落自己要多读,甚至抄录背诵。原来好方法,很多人一直在用呀!
心到需要去思考,去串连。而手到,不仅是做笔记,写感悟。
胡适说:“发表是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02钱钟书的先博后约
钱钟书读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当听到分享说钱钟书先生的笔记数量,互相的关联性,详细的注解,真是叹为观止。
钱钟书却实实在在做到了“笔记等身”——178本外文笔记共计3.4万多页,1.5万页中文笔记,800多篇日札(读书笔记)。
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03鲁迅十法
泛览是指要读的多,主张博采众长。
硬看是指要有死磕自己的态度,抱着搞清楚问题的决心。
专精是指要有自己的领域,并且深入下去,不能浅尝辄止。
活读是指要灵活运用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以致用。
参读指需要是看别人的人生,要看些传记和回忆录,这样有利于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设问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跳读是指有时候碰到不理解的东西就要学着跳跃,结合前后文后才会有一个答案。
背书是指看到好的文章、段落、句子就要背下来,只有背下来培养了语感才能被利用起来。剪报这点和胡适李敖一样,主张把知识点剪下来归纳,方便随时查阅。
重读是指要经常回望曾经读过的好书,每个人的阅历、理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境遇也是不同的,有时候你看到一本书并不是很懂,不是因为书不够好,而是你还太年轻。
朱子先生的读书方法
听着朱子先生充满激情和热爱的声音,娓娓道来。他既分享了大师们的读书方法,像真的回到了那个时代,还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钻研精神,为一些平常误解大量的地方作出澄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价值观。
他还帮我们借大师之间互相的评价,让我们从更多视角理解民国,理解大师。
我的读写践行清单
听了大师们的读写方法,真的惭愧得很,我觉得自己简直快玷污了读书二字。不过,好在,只要正在读书,总会有改进的,只要有决心,有行动。
01 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02 有主题的阅读,并且读进去,用写或用说来内化。
03 想想大师之功,我辈又岂能急躁。
如朱子先生所说,读书,是你释放自我,沉下心来自我对话的方式。面对人生不会觉得难,书中自有仗剑的光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