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打算给孩子报个英语培训班,所以线上咨询了一家全国知名的培训机构,当我告知对方,孩子未接受过任何英语启蒙后,培训老师向我推荐了一项课程的链接,点进去后,我有点被吓住,近3万的价钱,大大超出了我的预算。当然据介绍,这项课程可以用几年,并且涵盖语数外。机构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课程的实用性,性价比高,告诫我,别的孩子每一年每一天进步飞快,提醒我,给孩子报这项课程刻不容缓,时不我待。面对喋喋不休,滔滔不绝、指点江山、恨不得从手机里伸出手来将我拉进那个课程的机构老师,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置身于一家热情推荐你办会员卡充值的理发店。我只好克制委婉地告诉老师,我再看看。
在孩子培训班这些事情上,我有一些想法,同时,我也发现,计划不如变化,计划好大框架后,在具体事项上需要不断调整。因此不定期整理自己的思路,确定那些需要遵循的大原则,对以后面临的情况就能轻松明朗的应对。
慎重超出家庭承受范围的教育投资。
换句话说就是对让你感到经济吃力的投资需要更加谨慎。上面说的近3万的培训费用,我觉得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所以我拒绝。当然多少是贵,多少合适,丰俭由人。如果需要勉强才能接受的教育,因为家长吃力有压力,就会无形将压力转移给孩子,会对孩子和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看家里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你不好好学,不学成个什么样,你怎么对得起我们。孩子因此而愧疚,会患得患失,也使教育变了味,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不需要和其他人比,只需要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你能给予的。家长的陪伴、爱和鼓励,让孩子和自己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慢慢摸索,慢慢长大。
坚定自己的信念,别忘了大原则。
现在的大环境下,处处弥漫着焦虑的气氛。孩子正在学英语的家长可以鄙视没学过的;市里的鄙视区县的;北上广的可以鄙视其他一二线城市的;出国的又能鄙视国内的;而出国的又能分三六九等……如此无穷无尽,谁也不能逃出这个鄙视链。所以更需要家长拨开迷雾,看清自己要走的路。就我而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孩子终身学习和强身健体的习惯,努力帮助他找到擅长和爱好的东西。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面对这个焦虑的社会,你会看地透彻,遇到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可以迅速轻松搞定。
不和他人比,发现自己的优点。
教育如果只用分数衡量,最终的结果是只有极少数人能站在塔尖。那么绝大多数的孩子难道就要被打上“失败者”的标签吗?教育的意义绝不是让所有人都变得一模一样,然后分出三六九等,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找出他们的优势和爱好,让他们成为一个个性格迥异而又生机勃勃的人,这比唯成绩论更让人欣喜而有趣。而生活也用事实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真的能沉下心来摸索学习研究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能,你就能养活自己,实现梦想。生活中,有靠做烧饼买了好几家店铺的;有教人瑜伽的斜杠女性;有靠写旅行攻略文章养活自己实现环球旅行梦想的;有平时上班周末办各种培训班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和优势,可以养活自己,立足于天地之间,实现他自己的梦想。这一切,并不是简单粗暴地逼迫孩子上培训班,就能直接了事的。
用心去陪伴引导孩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花钱多的高级培训班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需要坚信,少花钱靠自己去摸索钻研也能得到有滋有味的收获。因为一旦你认真思索,物尽其用,你倾注了时间和精力的东西,会给你更加丰厚的回报,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和经验也能触类旁通,进而影响甚至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选一个适宜孩子的辅导班,花点心思,让它引导孩子的兴趣,为孩子锦上添花,而不是本末倒置,以为最贵的一定就是最适合你的。
父母以身作则,提升自己。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对孩子的标准低一点,不要逼孩子一定要去完成父母没能够做到的事。做了父母不意味着要全盘放弃自己,父母对自己有要求,可以是工作上的,也可以是兴趣爱好上的,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在孩子身上。对自己有要求的父母,相对也是各自工作中的骨干,工作能力上去了,工作待遇也随之上去,这样也能更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减轻他的压力。比如像我们的县城,初中升高中时,每年只有全县前20名可以进入市里的重点高中,而市区的孩子,排名在市前200名,就可以进入市重点高中。有想法有能力的县城父母,就可以通过购买市区学区房,让孩子就读市里的初中,这样就把孩子考全县前20名的压力减轻为市里的前200名。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看见了家长的以身作则的奋斗,这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远超任何语言。
确定原则的前提下,调整孩子的培训安排。
我不喜欢打包式的培训辅导。乍一看之下,一条龙式的服务是简单省事,语数外小学到初中全包。但是这样打包式的辅导,浇熄了教育孩子的许多乐趣,抹杀他的兴奋点,消耗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计划往往跟不上变化,打包式的培训让我感到桎梏。教育应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而且没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学习,也就无法知道,课程孩子是否接受,是否喜欢,而且语数外全包的这种方法真的合适吗?靠网络学习孩子就能搞定一切?过分长的辅导时间必将占据他大量时间,导致没时间玩、没时间发呆、没时间浪费时间。人不是机器人,特别是孩子,更需要打好强壮的体魄和松弛有度的作息,无论男女。
人,确实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但这并不意味一定要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一辈子还很长,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慢慢进步。追随大众作出大众化的选择,可能要接受很大概率上的失败标签,而从一开始,认清自己,做好自己,独具一格,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说不定也可以因为那份属于你的风格而悠然自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