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人民币汇率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主要的焦点,现在市场担心的是人民币汇率是不是会突破7.3,然后进入大幅度的突破性的贬值。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分析和测算来看人民币的确是面临着继续贬值的压力,但是突破7.3的驱动现在我们看确实还是不够,甚至7.3应当就是这一波贬值的阶段顶部。
咱们来看看这次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吧。市面上有很多说法,但都不一定准确。有人认为是境外市场导致的,因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高了,所以境外的人纷纷抛售人民币;还有些人认为是资本外流造成的。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货币政策宽松导致的贬值趋势加剧。同时美联储加息使得境外利率上升,中美利差持续扩大,也推动了这次贬值。
首先从利差角度来分析,我们觉得这轮贬值已经到顶了。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幅度虽然不大(10-15BP),但现在央行存款、OMO和LPR等各种利率都下降到末端了。再看十年期国债利率水平约2.68左右已经接近底部(去年10月份低点2.65-2.63)。而现在整体宏观经济状况比去年同期好多了,决策层难以进一步压低利率水平甚至可能会逐渐提高。即便市场预计会再下降25BP左右,在目前水平基本就到顶了。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在3.4%到4.0%之间波动,目前还有约10BP的上涨空间,即3.95%到4.05%左右。因此,中美利差仍将持续,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人民币国债利率下跌的水平达到10BP左右或20BP左右,整个利率将下降约30BP左右。即使在未来出现一次降准或美联储再次加息的情况下,中美利差的扩大也已经接近高峰。因此,虽然汇率贬值压力存在,但很难突破7.3的高点。
其次,从汇率预期的角度来看,7.3的汇率水平已经是去年11月份疫情最悲观时期的低点。如果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没有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汇率水平不会轻易突破。从远期掉期点的水平来看,无论是三个月还是一年期的掉期点,市场预期人民币将略微升值,甚至在7.1左右的水平,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均衡位置。
主账户预留欧美4大恒指26小恒指12/最后,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尽管去年9、10月份是资本净流出的高点,但最近几个月资本流出压力有所减小,虽然仍有资金外流,但这种情况不足以驱动人民币持续贬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轻易突破7.3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