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位讲述者是个19岁的男生。喝咖啡的那天晚上,天上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讲述者是我做这个活动之后遇到的第1个报名者。由于双方时间的安排,第二杯才约到他。
19岁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年纪?遇到他之前,我都有些忘了。我们在三水区的What coffee见的面。28岁的我和19岁的他,就像我手中的这杯Dirty一样,热浓缩和冷牛奶带来了层次感和冲突。
我都快忘记我19岁时是什么样子了。我那个时候还在读书,现在他已经闯荡社会了,送快递,当保安,做炸鸡。但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开始成长,开始经历,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心里还流淌着少年的热血,身体却已经沐浴着成人世界的微光。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暂时对生活也没有什么打算。我笑着说,这样就好。
这是一个成长和吸收的过程,一点一滴地积累一切,认识到这个世界的辽阔,然后转过头来反思自己,把三观和认知不断地推倒再重塑,在一次次倒下和站起来的过程中,逐渐认清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19岁的我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现在的我知道,人永远无法知道真正世界是什么样的,人只知道自己“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19岁的我认为我了解世界,28岁的我认为我什么都不了解,我不了解世界,也不了解自己。可我知道,这已足够。
就像村上自己认为的世界春树在《IQ84》里写的那样:“不必太执着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景色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喝咖啡。咖啡厅很安静,我们轻声细语地交谈,时不时地交换几个问题。我也有些恍惚,这个19岁的少年,能和别人诉说他的烦恼,而9年前的我,只会把话憋在心里,让飘去远方的风,一点一点卸下心中的重担。所以,现在的我,会仔细地听。对于这个年龄来说,这小小的问题就是最大的事。
在这个年纪,也免不了和父母的争执。他抱怨,父母的掌控让他不自由,只要他说出一句话,他父亲就一连炸好几句。19岁的少年少女们,法律赋予他们成人的权利,父母却用爱的锁链拴住他们。而他们自己,一方面想要拼命挣开锁链,另一方面获得自由后,反而感觉迷茫。
我说:我想你的父母一定很爱你。
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你,他们不知道意义不是靠说理来获得的,能让人成长的从来都不是保护,而是南墙。
19岁的我,也曾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却反而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于是,一路走来,一路碰壁,一路迷茫,一路成长。迷宫的出口从来不在地图上,而是在因碰撞而淤青的膝盖里。疼痛,是灵魂的指南针。
19岁的讲述者,是一本叛逆的书,封面被社会提笔写上书名,内容却是他自己。19岁的我是乖孩子,大人害怕我走丢,却不知道,我已经迷失在他们的回声里。
28岁的我,在周围那些铿锵有力的声音中,终于听到了了自己的声音。我不责怪当初那个懦弱的自己,他只是不知所措,很迷茫。
而28岁的讲述者会是什么样子?咖啡厅的木质桌上,陈列着很多本象征着知识的书,没有一本能告诉我答案。整个咖啡厅也沉默了下来,只有时间,才能送来些许的回音。
最后,我们离开时,天上还是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它像极了青春的感觉,细腻而又温柔,带有着一丝丝成熟的泥土的芳香。
我没有打伞。感受着雨划过脸颊的感觉,看着他骑车奔向远方,亦是向着归途,亦是向着明天。
19岁的孩子们啊,愿你们能笑着谈论过往,也期待着将来。
愿你们遍体鳞伤,依然硕果累累。
愿你们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矛盾中确认存在。
愿你们十年之后也能细细品味你的人生。
愿你们的成熟来的终究不晚,足够能回首,然后一言不发,穿过这座城市。
最后,你们也别忘了,回来找我喝杯咖啡,把你们的故事,讲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