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漫天的夜晚,张阳明悠然卧于少年时的枕席上,想起在幽深的竹林中那些坐而论道的日子,心中不免思绪万千。
会稽山下,曾有琅琊王氏煮酒谈玄,也有谢太傅谆谆教子。物转星移,如今的会稽山人才辈出,他生出教徒讲学的心思来。几年后,他回乡讲解“心学”。
心学之盛让朝中一些食古不化的人产生嫉妒之心,在会试上出考题要求考生讥讽心学,没想到很多人宁愿弃考也不愿献媚求荣。这件事传到王阳明耳朵里时他正和其他的朋友一起品竹叶青,新掐的芽尖泛着嫩绿,入口微有苦涩。王阳明饮茶不语,他的学生王艮看不下去:“先生学问既不与孔圣人求异同,声望又极高,多是小人诽谤。”王阳明放下茶盏,正色道:“若吾道有错天下必有人来求真知,岂非善事?”他向来温和,不露锋芒,如今教书育人,心性正如那嫩绿茶尖中的清冽气息般,淡然隐逸。他写了一张告示,自道学识拙劣且抱恙在身,只愿取案牍之明,教化学生。即便如此,依然有大批学生去听他讲学。心学之盛,即便两百年后,仍名扬海外被奉为真理。
王阳明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踏上仕途,却不曾想到有快马加急送来任状,请他岀山平定匪乱。彼时他已缠绵病榻多日,可当眼前浮现当年平定赣南的景象,鄱阳湖畔碣石潇湘,风声猎猎中依稀留着火烧连船的痕迹。思及此,他心中的那股英雄豪情已被点燃。他已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为国出征一次又有何妨?想起年少时看到的居庸关狂沙万里,戈壁无垠,瘦马寻了许久才看到一泓清泉,绿洲所在,哀哀大漠烟。胸中越来越清楚的那幅蓝图,浩荡如泼墨,朔风起时,万马尘飞扬,剑锋所指,千军乱沙场,吾军所向,金戈铁马,守土开疆。极目远眺,彤云寥落,狂沙漫漫,这里,是他的战场。年少时的英雄梦就此种下。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后来,他终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两岸落木潇潇,王阳明再次率军出征,只是这一次,他没有等到回去的那一天。平定匪乱后,他仿佛预感到时日无多,递交辞呈后,就乘船返乡,途中病笃。弟子含泪询问其遗志,他用微弱而坚定的声音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就在那一年,王阳明逝于青龙港舟中。来年春,他路过的汀岸兰芷馥郁,不知又有几多繁花逐水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