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做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艺术有什么用?所以我也相应的想探讨一个问题——体育有什么用?说起体育的作用,要比艺术的作用容易回答一些,但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体育对身体技能这一块的作用,比如强身健体,提高体质等等。那么在精神层次上呢?我认为体育同样可以提高人的感性素质,最终使人感到幸福。
要得到这个结论,我们首先要从体育与艺术的关系讲起。西方学者对体育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现代奥运会创始之初,其创始人顾拜旦就提出体育应与文化艺术结合以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重要思想,从而大大丰富了体育的内涵。
之后的研究则集中在体育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上,学者对体育有没有内在的审美特性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至今难有定论。但是无论如何,学者们达成一点共识是:“体育是极有价值的艺术主体。”这一点用我们在体育概论中学过的知识解释就是体育具有美学导向。
具体说来,体育具备三方面的美:身体美,精神美和技艺美。随便列举体育运动,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三种美。比如足球,我们可以看到精妙无比的战术配合,令人热血沸腾的大力射门,以及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比如游泳,我们可以看到人身姿的舒展,划水的节奏,以及速度的比拼。再比如花样滑冰,每一次比赛都可以说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我大胆的认为,只要美学还是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就不会有人真正讨厌体育,总有一个体育项目是能让你乐在其中的,哪怕你懒得去参与,你也乐于去欣赏。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体育的热爱其实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和本能中。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可以提高我们的感性素质,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体悟幸福。
但是,在长期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却忽视了体育在提高感性素质方面的作用,因此导致了众多问题。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块儿,一是量难以保障,二是质亟待提升。
周海宏教授指出,我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认为学习艺术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我国体育教育所面临的窘境与艺术教育是相似的。在我国,小学一般是一周两节体育课,仅占所有科目上课时长的十五分之一,语数外三大主科上课时长是体育课的七点五倍。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体育课依然被主课老师频繁占用。有一句玩笑话是:“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句话在中国其实并不能算是一句玩笑,而是现实。
说起这样频繁的占用导致的后果,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学生体质的下降,但是更深层次的后果则是,学生会从一开始的抱怨发展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乃至无所谓的态度。“无所谓”,这三个字就是大部分人对体育课的态度,甚至许多体育老师对此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很乐意少上几天课轻松一下。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观念的问题,在一切都与升学紧密联系的背景下,音体美等课程被严重忽视了,在学习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甚至会有人主动放弃体育课,在我们高中就经常会有同学逃体育课溜回教室学习,大部分老师对这种状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中考中增加了体育这一课程的测试,分值也从一开始的30分增加到了50分。这就使体育的情况要比音乐和美术好上一些,毕竟什么东西一旦与成绩挂钩,家长和老师就愿意上心了。但是这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观念问题,反而导致了人们功利地去学体育。
中考体育考核这一机制本意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考核科目的设置,让一个体操天才去跑800米,能跑出什么好成绩吗?比如考核的公平性,有的人天生就患疾病,身体的缺陷决定了他付出更多也未必能得到和别人一样的成绩。这里先不谈这些缺点,我想说的是之前提到的功利性。学体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在家长和老师那里有了一个更现实更靠谱的答案,那就是考出好成绩上个好高中。这样的动力注定是无法持久的,我们每个人在中考体测之前都是疯狂锻炼的,但是在中考之后有很多人就再也懒得去运动了,中考时的体育成绩也无非只是昙花一现罢了。比如我中考体测时候的800米成绩,就是我到现在为止800米成绩的巅峰了,如今大学体测,能跑进四分钟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吧?在中考体测之前我们都会自觉主动地每周去跑个400米800米,但是在中考结束之后,就再也失去了这样的动力。
体育进入中考,是以提高学生体质为目的的。那么我们的体质真的提高了吗?根据《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大学生的肥胖率持续上升,每五年约提高2%到3%。体育进入中考确实发挥了它的作用,起码它让我们在短时间内锻炼了身体,但它本应该发挥的更大的作用,已经被我们当代人功利的心态淹没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它没有让体育真正成为我们的习惯和生活的一部分,在高中依然有无数人想逃体育课,多几分钟来学习或者玩手机。去问这些人为什么逃体育课,他们可能有这么几种回答:“高考又不考考体育。”“无所谓啊,不想去就不去了嘛。”或者简简单单三个字:“不喜欢”。
这就令人疑惑了,根据我们之前得到的体育与艺术的关系,如果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其实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中,为什么还会有人不喜欢体育课?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直纠结着我国学者的一个问题,有无数篇相关的论文也在讨论这个话题。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句话就够了,那就是体育课不等于体育。
当今学校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其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超度,教学方法呆板,教学缺乏情感沟通等,有一些体育老师将体育课教授得毫无乐趣可言,只是单纯地下达指令,这不仅让孩子感到无聊乏味,还可能让一些不擅长这项运动的人产生怕上体育课的感觉。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体育课中消磨了对体育的兴趣,封锁了自己的本能。体育产业缺人才,确实如此,体育教师也缺人才。我们尤其缺少的,是在精通本专业的情况下,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的基本知识,能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的体育老师。这背后又牵扯到教师待遇、人们对体育老师的态度等等问题,就不再细说了。
看着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不由得想问,我们的体育课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个答案其实之前已经无数次提到了。归根结底,我们国人对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忽视了体育艺术的内在联系性和体育的美学导向,漠视了孩子对体育真正的需求,缺失对青少年感性素质的培养。对这一点,学校、老师、教育体制,乃至整个文化环境都难辞其咎。在今年两会上北体的副校长胡扬指出,快乐体育不是放羊,培养技能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在培养体育兴趣的基础上教授一定的体育技能,让学校体育回归快乐,回归兴趣,回归美学,回归真谛,也许才是发展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最好的办法。
最后,我想再化用一下周海宏教授的话来表达我的观点:
缺少体育运动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人生,缺少体育教育的民族是文明落后的民族,缺少体育精神的社会是野蛮生长的社会。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小学体育课被占的情况已经越发少见了,但我们依然要看清楚这是政策出台之后的被迫执行,还是观念改变之后的主动改善。改变国人对体育的观念,让对体育的热爱真正成为习惯,你我,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