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发现和《百年孤独》的故事有些相似,就是给人的感觉很不同。同样是几代人的故事,同样的从繁荣到衰败,同样的亘古、忧伤、催人泪下。
《百年孤独》就像是它的书名那样,不可抵挡的历史,无法改变的命运,逃不开的衰落,纠缠不休的爱恨情仇,冷漠暴力的人际关系,深入骨髓的绝望和孤独。也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尽管故事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发人深省,但是还是有一点接受无能,忍不住想要吐槽。
而《活着》却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同样的家族衰亡,余华却用温情、善良、对生命的渴望维系着整个故事。耳熟能详的历史背景之后,作者用最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家族的悲剧,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剧,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历经岁月的流逝,家族中的人一个一个死去,不变的是这个家族中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属于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美德。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富贵的妻子,家珍。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她一直乐观向上,安之若素。对家人始终不离不弃,对待工作认真尽职,面对压力不急不躁。她努力维持生计,即使家到中落,丈夫失踪;与人为善,即使是面对间接导致儿子死亡的县长;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是在重病不起的时候也会为家里缝缝补补。然而这样温文美好的女子,却终究敌不过年华已逝,病痛缠身儿女早逝的悲痛,离开人世。这样不幸的她却仍然会在离世之前微笑的总结此身无憾,甚至安慰她的丈夫。这到底需要怎样的胸怀和气度啊?我不知道。只是为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的逝去感到遗憾。
余华的故事没有用华丽的言语,没有细致的场景描写,最质朴的语言一气呵成,就像是在听一位老者伤感缅怀地娓娓诉说着一生的故事。却又让人备受感染,发人深省。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即使岁月无情,时间流逝,天意弄人,但是所有的悲伤都不能击垮一个人对生命的坚持,对生活的信心,对温暖始终如一的渴望。
每一年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感到绝望。但是上帝不会堵住你所有的出口,请坚定的相信你看不到希望不代表生活没有希望,希望就在那里,请用心的去感受。生命只有一次,我不相信转世或者是轮回,我只知道我应该好好地生活,可以在离世之前微笑的总结此生无憾。
愿所有的人们可以好好生活,那是你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