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4 农历年三十 杨金鸽写作营打卡第三天
此时此刻,周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拉开了除夕的序幕。这些年,城市里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了,只有回到了这农村老家,一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倒也年味十足。
除夕团圆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真的是即舒心又暖心呐!从中午赶回老家,到现在,公婆都忙着张罗着。婆婆唠叨两次不让我们再回去,住一晚,过完年再走。孩子们则拿着零花钱跑的找不到了影子……
小时候,我也是挺盼望着过年的,那是因为不仅仅有新衣穿,还会有很多的吃食。当然最渴望的还是走亲戚时拿到的压岁钱,尽管每次压岁钱都要上交给妈妈,还是非常喜欢跟着爸妈去走亲戚的。
记忆中最开心的是正月初七,那天舅爷家有大庙会,而我们也是年年都去。初七的一大早,爸妈就带着礼物领着我们姐弟出发了。离舅爷家远远的都摆满了庙会的摊子,走亲串友的人们也早早的拥挤在本就狭窄的路上。我们随着人流慢慢的往前挪动,我牵着妹妹的手,不紧不慢的跟在父母身后,边走边瞧。好看又好吃的糖葫芦,让我们停下脚步眼馋的不愿离开,可父母的催促声响起,又不得不跟上去,那些糖葫芦啊,棉花糖呀等等只能暂时放下。庙会,在孩童的我眼里,处处都是好玩的,好吃的。
到了舅爷家,拿到压岁钱就会迫不及待的征得妈妈的同意,拿着三两块钱去庙会上逛逛。逛庙会,看热闹,买小吃和小玩意儿,恐怕是我小时候过年最有意思的事儿了。后来长大,结婚,就再也没有去了,听妈妈说舅爷们已经一个个先后走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那段儿时的时光从此就留在记忆中了。
炮竹声中旧岁除。今年春节在老家,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数年后也许会是他们一段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