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这本《巴黎伦敦落魄记》,是乔治.奥威尔写于1933年,主要介绍作者辗转于巴黎、伦敦的两段落魄生活。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讲述作者在巴黎打零工度日,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潦倒生活;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从巴黎流落回伦敦,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沦为流浪汉到处颠沛流离的经历。
书中关于底层人民工作、生活的场景描写,细致真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很长时间都不开心,脑海中总盘旋着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沦落到那种境地,我会如何自处?
一、生活狠狠的惩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先看看乔治.奥威尔对餐厅洗碗工一天工作的描述:
“从早上七点一直干到晚上九点一刻,中间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先是洗盘子,然后擦员工餐厅的桌子和地板,接着擦拭玻璃杯和刀叉,之后送饭,再洗盘子,然后再送更多的饭,洗更多的盘子。这活儿不难,我能应付,除了去厨房取饭的时候。我从未见过或想象过这样的厨房—一个如地狱般的地窖,天花板低矮得令人窒息,炉火发出红光,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叫骂声和锅碗瓢盆的叮当声。那里太热了,除了炉子,一切金属制品都必须用布包起来用。正中央是炉子,十二个厨师在那里窜来窜去。他们虽然戴着白帽子,脸上还是不停滴汗。四周是台子,一大群侍应和洗碗工端着托盘吵吵嚷嚷。打杂的赤裸着上身,有的烧火,有的用沙子擦洗大铜锅。每个人看起来都匆忙很生气。厨师长是个留着八字胡的红脸男子,站在中间一刻不停地嚷嚷着,他偶尔会突然停下,大骂某个洗碗工。他们觉得我应该知道怎么干活,因此我常挨骂。出于好奇,我数着自己一天被骂成是鲭鱼的次数,结果是三十九次。到了四点半,意大利人告诉我可以歇歇,但不够时间出去闲逛,因为五点又要开工。”
尽管遭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和各种侮辱,但相比于忍饥挨饿的生活,作者仍然感觉很满足。
“我没觉得自己穷,因为就算付了房租,攒够烟钱、上下班路费和星期天的饭钱之后,我每天还能余下四法郎喝酒,有四法郎就算有钱人了。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表达,当生活已变得如此简单,便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大概吃饱喝足的野兽会有这种感觉。”
然而,人终究不是野兽或机器,经过一段时间后,作者终于无法继续忍受这样的生活。
“我本来可以在餐馆附近租间房,好每天省下一个小时,不过我好像不太可能挤出时间搬家,说起来,我也没时间剪个头发,看看报纸,甚至没时间脱光衣服。十天之后,我终于挤出十五分钟,写信给在伦敦的朋友 B ,问他能不能帮我找份工作,干什么都行,只要能让我每天睡五个小时以上。我真的受不了每天工作十七个小时,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没什么。”
作者可以请求朋友帮他找份工作,摆脱这种痛苦生活的折磨。但更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却只能忍受,直到生命终结。他们就像生活在非洲的螽斯,默默来到这个世间,然后悄声无息的离开,从未有人关注。
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我突然想起一篇评价香港真人秀《穷富翁大作战》文章的结尾部分:
年轻的时侯,因为重体力劳动挤占了你的时间,磨灭了你的志向,你并没有积累起太多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中年的时候,因为你并不出色的工作能力,使得你分分钟下岗,不得已走上了东奔西跑的临时工之路;因为你工作又累又忙报酬又低,你很难重视子女的教育,供养他们已经让你捉襟见肘,所以也并没有太多能力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考虑。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生活是怎样残酷地对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二、即便落魄到流浪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本书第二部分讲述作者从巴黎回到伦敦,梦想破灭,沦为无业游民到处流浪的生活经历。这部分内容最能打动我的人物,是作者描述的街头画家博佐。
下面是作者与博佐的一段对话:
过桥的时候,他在一个角落处停下来休息。有一两分钟他一言不发,我诧异地发现他正在看星星。他碰了碰我的胳膊,用拐杖指着天空:“喂,你看得到毕宿五吗?你看那颜色,真像只大红橙!”
从他的谈吐来看,他应该是画廊的美术评论家才对。我感到很吃惊。我得承认我压根儿就不知道哪颗是毕宿五,真的,我甚至从没注意过星星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你好像很了解星星嘛。”
“不算太了解,但多少知道一点。皇家天文家学会给我写过两封信,感谢我写了有关流星的文章。我时不时会在晚上出去看星星,星星是免费的演出,用眼睛看着就行,不用花钱。”
“好主意!我怎么从来都没想到过呢。”
“其实,你应该有某样兴趣爱好。一个人到处流浪,并不一定非要只想着一杯茶和两片面包。”
“但过着这种日子,要对某些事情感兴趣,比如星星什么的,岂不是很难?”
“你是说在街上画画?那可未必。要是你肯花点心思,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不会把你变成一只该死的兔子。”
“可大多数人就跟我说的一样。”
“当然,看看帕迪就知道,一个老乞丐,就知道喝茶,只配讨些残羹剩饭吃。他们多数都是这样捱日子,我瞧不起他们。但人不是非得那样,你只要有知识,就算下半辈子流浪也没关系。”
“不过,我发现恰恰相反。”我说,“我觉得,你要是把一个人的钱拿走了,他就什么都干不成了。”
“不,不一定。你只要下定决心,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不论贫穷还是富裕。你仍可以保留你的知识,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要对自己说:‘我在这儿是自由的,这样你就会过得不错。’”他说“这儿”时,指着自己的脑袋。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远没有沦落到博佐那样街头卖艺的地步,却汲汲于生活,追名逐利,完全忘却自己这一生究竟为什么而活,更何况一旦沦落。我想起《菜根谭》中所说的:“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无论环境怎样艰难,总要坚守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我们与周围正在快速坠落的一切稍稍不同,从而看到一线希望,不会那么快地向生活屈服。
三、哪怕低到泥淖中也要保持尊严
流浪汉们渴望一顿饱饭、一张舒适的床、一身温暖的衣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渴望别人的施舍,即使是低到泥淖中,他们很在意为人的尊严。书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描写:
“楼下是些头脑简单、怀着好意诚心祈祷的善男信女;楼上则是被他们喂饱的一百号人,却故意让他们没法祈祷。一帮邋里邋遢、满脸胡渣的家伙咧着嘴看着楼下,公然嘲笑他们。几个老弱妇孺又能拿这一百多个怀着敌意的流浪汉怎么样呢?他们害怕我们,我们也的确是在欺负他们。他们给予我们的施舍是种羞辱,我们以此来报复。”
这些场景让我想起这些年几乎泛滥的“献爱心”活动。当我们打着“献爱心”的旗号,贡献爱心时,却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不知道是献爱心,还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书中也有这样一段关于献爱心的描写。
“有一次,寄宿所来了群造访贫民窟的人。我和帕迪出去了,下午回来时,听见楼下有音乐声,下去发现有三个温文尔雅、衣着光鲜的人在我们的厨房里做礼拜。他们分别是:一位身穿僧袍、严肃而沉稳的先生,一位演奏便携式脚踏风琴的女士,和一个摆弄着十字架的无下巴的年轻人。看来他们是不请自来,并且一进来就开始做礼拜。看看寄宿者是如何对付这群不速之客是件有趣的事。他们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不敬,只是视而不见罢了。厨房里所有人(估计有上百号人)表现默契,好像那些探访者根本不存在似的。他们站在那里耐心地唱歌和劝诫,但就同在地上爬的蠼螋一般,根本没人搭理。”
这些就是我读《巴黎伦敦落魄记》的感受,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主动去体验书中穷困潦倒的生活。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真的遭遇不幸,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每日劳作仍食不裹腹,我们还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维护自己的尊严吗?试问一下,如果真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我们会做得比书中的那些流浪汉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