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会撒谎,就算撒谎也一定会被大人揭穿。”
他们的恶存在于孤独的、隐秘的角落,受着来自周边世界的挤压与伤害,逐渐成长。
《隐秘的角落》绝对是近日的大热话题,剧中悬疑与感情交织,让人揪心又沉迷。
该剧与绝大多数推理悬疑题材的故弄玄虚有所不同,剧里每起命案的凶手、动机、手法都直白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让我们不寒而栗的同时却又引起了深深的思索,故事在明与暗中的交叉,却又隐去了善恶。又在最终迎来了巨大的逆转,仿佛时刻提醒大家:人性的使然,注定埋藏在人性之间。
一部好的作品并不是仅仅靠对话来展开剧情,而应该是用镜头语言进行刻画,如果说里面首要的一个人是张东升。那么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朱朝阳。旭日东升化为美丽的朝阳,他们相互映衬,其实从名字里就已经能够看出,朱朝阳注定会成为下一个张东升。不过朱朝阳的恶一一隐秘在更深的角落,深到自己被自己骗,而浑不知。正如普普给他写的那封信所说:“希望有一天你能鼓起勇气,说出在少年宫发生的一切,那才算是真正的重新开始。”可惜他没有勇气坦白自己犯下的错误,这注定了他的下半生会和张东升一样,活在阴暗狭小的角落中。
这些是他的人物角色决定的。他是一个学霸,学习成绩好,注重细节,心思缜密,不善社交,孤僻,没有朋友,喜欢独处。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好,因此学霸们往往是有些自负的,不能接受错误,更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同时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的角色严重缺席。母亲控制欲极强,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背负的压力比别人多。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前途在朱朝阳心中显得无比重要,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毁掉自己的前途。如果人生中出现污点的话,会不择手段把污点消除。
网上流传的梗,是说朱朝阳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给严良和普普开门。但这件事才是改变他人生的转折点,是他心里隐暗的秘密,那就是朱晶晶的死。某种程度上讲,再结合原著,朱晶晶的死绝对和朱朝阳脱不了干系,所以接下来所有的矛盾就是:朱晶晶去世的时候,普普恰好在场,她是目击者,而不是共犯。如果是共犯的话,他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会相互提防,而是相互包庇。但是从朱朝阳后面的举动来看,朱朝阳不再信任普普,他也不信任严良,他为了自己光明的前途,几乎是一步一步选择牺牲他人,哪怕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这种行为模式和张东升简直如出一辙。
其实好人和坏人之间没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因为人性是摇摆不定的,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好人能变坏,坏人也能放下屠刀。不过好坏还是有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你是否会选择伤害别人来保全自己。
你可以理解为一些遭遇给一些人造成了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们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黑化,但是并不是说他们一定就会成为坏人,这其实也是很多人争议的点。有时候反而是因为人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故事里的人被一步一步逼上绝路。
看到最后,其实它是有两个结局。一个童话般的好结局,还有一个暗黑的现实系结局。而选择相信那个结局,完全由观众自己决定。
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剧里的内核想表达的是,大家都死了。
能看到这一层其实并不难,但是如果大结局拍得如此直白,估计很多人会失望。有时候我们还是愿意相信人性本善,就算是张东升这样的杀人犯也有恻隐之心。他会在危急关头救下普普,甚至最后还会在船上放严良一条生路。正如张东升说:“你可以相信童话。”既然现实世界已经如此残酷,再把真相赤裸裸展现在眼前,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还不如给观众一点宽慰,给大家一点希望。
这部剧表现出了一个正常人可能受环境的影响和事件的刺激,将自己的阴暗面的逐步放大。剧里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这样才有共鸣,才有社会意义,相反如果只是追求一个关于高智商犯罪的坏小孩足够猎奇,足够刺激的故事,这样意义真不大,因为现实中根本不会有这种事情会发生。
正如导演所说的那样:“我们内心创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复杂一面展现出来。我们不展现纯粹的恶,也不喜欢基于猎奇的趣味。最终反回来的都会带给观众和我们各种思考,就是我们在生活里要避开这些恶,让自己学会爱,让自己学会正确的爱。”
可能有人从始至终都不会相信童话,但不影响你憧憬它。
2020.7.7沈子琪写于养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