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打听到我讨厌的一位女生,终于不是和我在一个实验室的一个课题组,心理算是松了一口气。至于我讨厌的另一位男生,他压根就没参加那个学校的面试,所以不用操心。
这两位是和我一同留学法国的同伴。我讨厌那位男生的原因,我已经出了一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搜索“朋友”查看,简言之就是他说话和我一样冲,而且对于知识和道理有着激烈的探求欲望。而那位女生,我讨厌他其实因为我讨厌凭什么她过得那么松弛自由,却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凭什么那次小组作业基本上活都是我干的,桃子确实她摘走了,还故意用法语讲,博得老师的欢心,获得高分。
我讨厌的究竟是她/他还是其他呢?我发现我不是真正地讨厌他和她,我是因为骨子里讨厌我自己,映射到他人就好像是我极度厌恶他和她。那位男同学以前确实伤害过我,但是他是性格缺陷导致的,后来他不仅向我道歉而且还积极地改正了。反倒是我,一直抓着这件事情不放。如果我是那位男同学,我早就不会和我又联系了,因为我对于这种喜欢咄咄逼人的策略就是,我好稀罕理你似的。可是他不计较,最近还积极地与我交流,还是一如既往地求知欲爆满。可我却让它热脸贴冷屁股,非常小气地膈应他,而且还通过自我贬低来讽刺他。
现在我算是比较清楚,自我贬低是真,讽刺他并不是我最真实的意图。因此我打算写完此文,就找他郑重的道个歉。措辞大概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和你谈话时候故意地膈应你,我为此感到抱歉。我总是抓着以前的事情不放,而你却始终耐心地寻求和我积极的对话,这一点上我想要郑重地向你说声“对不起”。成绩排名我也看了,我非常认同你在留法期间的努力,实至名归,并衷心地祝愿你能保研到心仪的学校。
我从来都不是真心地讨厌他们,我只是在责备自己。就像我现在写文章,源于我良心的不安。我27号来北京的,可是我来这里玩了4天。这4天,我不干一点正经的事业,打游戏、看漫画、刷视频以及干手艺活。和我在法国放纵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玩乐无非带来两个后果,第一良心发现,及时反思改正;第二良心遮蔽,继续享乐,形成恶劣的负反馈。庆幸的是,我现在时良心发现,正在反思,并寻求改正的方法。
我只是仰慕他和她。对于那位男同学,我仰慕的是他的求知欲和拼命三郎似干事业的劲头。我在贪靡享乐的时候做不到,我在努力认真的时候,却全然提不起他的那种劲头和求知的欲望(就是想问题,能针对一个现象想到很多问题)。遇到这样的境况,后果无非也就是两种,第一种觉得差距过大,不干了,继续自己的老样子;第二种觉得差距较大,不过设定阶梯式目标,从现在开始追赶。目前我很是赞同第二种,而且我还参悟透彻了一个技巧。追赶是目的,但是我的生活不是为了目的而活,追寻目标只是手段,只是手段。所以不如人也好,比别人强也罢,得与失不是我生命的主题。那什么是呢?什么才能当这人短短一生中良知的裁判呢?是创造!
过去我一直挂在嘴边的过程就是创造的产物。为什么我讨厌不奋斗,即便真正地做起来我会身体上劳累,但是我晚上能够安眠,我的灵魂得到极大的满足。创造过程,创造知识的讲解,创造一个精通英法中三国语言的自己,等等无限的事情,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无限多让人能获得精神滋养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吃三顿饭,会有异类者,不过我所说的是普遍的情况。可是许多人在他的精神世界上只吃一顿饭,甚至不吃饭。例子是很好举的,那些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是吃三顿饭,可是资本和工业的机器剥夺了他们在精神上吃饭的权利。精神上极度贫乏,诸如这些工人和抑郁症患者,精神上充盈的爆炸,比如海子,结局总是少不了悲凉。
创造是精神的食粮,估计肯定也会有其他。不过我把创造比作是“稻米”和“小麦”,无论东西方,无论有多少珍馐美味,都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这两个是最为基础的粮食。反思是播种创造的农具,这又和收割稻谷几分相似了。不反思的人在精神层面上处于吃剩饭或者绝食的处境。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管着家里的钱,今天母亲因为几天后要他俩要和哥哥一家出游,想着买一些水果和零食路上吃。我父亲说什么,想买你就买,只要不要我出钱就行。他最近沉迷刷抖音和快手,我一直都以为刷这些东西,在精神上就是在吃别人的“剩饭”或者“泔水”。再加上本身我父亲就有糖尿病,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影响,导致了他的性情大变。可是很神奇的是,本人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改变,甚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处在最为开明的时期,即便行为和言语上早就变得让人不舒服。直到最后,内心完全认同,便满不在乎,就好像余华《在细雨中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