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开篇中就写道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都必然经历三种境界:
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
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
即扣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释然。
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即功夫到处,灵犀一点,参透真谛、已入门中的喜悦与释然。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个人能够通通尝到呢?未上高楼,已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单就一个汉字,就能一窥其中的精妙。
就拿独上高楼的“独”字来说,它当数人生第一种境界。
“独”的篆文是“犬”加上巴蜀的“蜀”,而“蜀”的甲骨文是“目”下面一个表示蛇的“虫”,有人认为这是瞪大眼睛看蛇。
“犬”和“蜀”合起来,表示狗独自瞪着眼睛的状态。
古代的狗主要用于狩猎,而狩猎的狗总是成群的。浦寅老师在《老浦识字》中解释道,独恰恰表现了狗被迫离群以后,瞪着眼睛孤独的样子。由狗的离群独处,“独”字用于单个的孤单的状态,独自、独立、独创、独霸,君子慎独也。
好的艺术需要热闹中的寂寞,创造中的灵感乍现,需要独立思考。葛丽泰-嘉宝曾说I want
to be left alone. 让我独处。当一个人能够脱离群体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因而独上高楼的时候,正是逐渐走迈向独立地境界。
杜甫初踏诗坛时的一首《望岳》青春激昂,豪情万丈。好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变小的不仅仅是“众山”,还有凡俗的一切。而他到了晚年,经历半世沧桑,《登高》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道尽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
人生起起伏伏在所难免,“会当凌绝顶”的那一刹那即是对曾经努力的回报,又是新一段征程的开始。当“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那些原本吸引你注意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被滚滚而来的苍茫感瞬间冲淡。不同年纪、不同境遇,同样的风景在同样的人面前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因为心境早已不同。
诗词能为我们语言匮乏的人生场景提供最优美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暂离嘈杂的现实,觅得一片世外桃源。诗词里岁月柔软、风物沛然,提升了我们对美的感知力。当我们处在凡事讲究效率和实用主义的现实生活中,欣赏一下诗词的优美语言,能平衡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脱离庸俗,用不同的视角体会人生百态。